信阳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北宋时,由帝王主导的赏花钓鱼曲宴在宫廷中兴起一时,具有浓郁的政治文化色彩。后来,随着时代发展与内外政局变化,颇为隆盛的赏花钓鱼曲宴活动渐趋衰微,直至消失在宋代国家历史舞台上。这与其所蕴含的粉饰太平之意、君臣对此类宴饮活动评价不高、帝王之为政意识等主客观因素密切相关。赏花钓鱼曲宴之兴衰变化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宋朝皇权运作空间的灵活转换和国家政治生态的多重面相。
20 | 0 | 22 |
下载次数 | 被引频次 | 阅读次数 |
(1)张胜海:《帝子设宴纳宾贤,赏花钓鱼赋太平:中国古代曲宴初探》,《学术探索》2005年第3期;诸葛忆兵:《北宋宫廷“赏花钓鱼之会”与赋诗活动》,《文学遗产》2006年第1期;陈峰:《宋太祖朝的曲宴及其政治功用》,《历史研究》2018年第4期;王思聪:《北宋前期曲宴诸问题研究》,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9年。
(2)朱彝尊:《经义考》卷二四八《詹氏七经思问》,中华书局,1998年,第1257页。
(1)李贺撰,王琦等注:《李长吉歌诗汇解》卷三《秦宫诗并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214页。
(2)赵升:《朝野类要》卷一《曲宴》,中华书局,1985年,第32页。
(3)脱脱等:《宋史》卷一一三《礼志》,中华书局,1977年,第2691页。
(4)国家大宴是以国事为名义而举办的大型宴会,与会人数众多,礼仪隆重,规模宏大,据《宋史·礼志》载:“宋制,尝以春秋之季仲及圣节、郊祀、籍田礼毕,巡幸还京,凡国有大庆皆大宴。”见《宋史》卷一一三《礼志》,第2683页。
(5)佚名:《皇宋中兴两朝圣政》卷五四,淳熙二年五月辛卯,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第189页。
(6)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四五之一六,中华书局,1957年,第1455页。
(7)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建隆元年九月辛丑,中华书局,2004年,第23页。
(8)(10)丘濬:《大学衍义补》卷四六《明礼乐·王朝之礼》,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615页,第609页。
(9)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四五之二九,第1462页。
(11)(13)秦蕙田:《五礼通考》卷一六〇《飨燕礼》,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7册,第583、587页,第583页。
(12)马令:《南唐书》卷二五《李家明传》,中华书局,1985年,第166页。
(14)魏收:《魏书》卷一九《南安王列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494页。
(1)刘昫:《旧唐书》卷一五四《熊望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108页。
(2)刘昫:《旧唐书》卷一八《宣宗本纪》,第617页。
(3)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雍熙二年四月丙子,第596页。
(4)(8)脱脱等:《宋史》卷一一三《礼志》,第2693页,第2692页。
(5)王应麟:《玉海》卷三〇《圣文·雍熙赏花赐诗》,第574页。
(6)欧阳修:《欧阳修全集》,中华书局,2001年,第2614页。
(7)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四五之三八,第1466页。
(9)姚瀛艇主编:《宋代文化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6页。
(10)脱脱等:《宋史》卷四三六《陈亮传》,第12940页。
(11)宋太祖时代的曲宴以武臣为主要对象,明显流露出“重武轻文”的色彩,而太宗朝的曲宴已成为宠遇文臣的重要方式之一,其间洋溢的儒雅气息,已表露出显著的崇文趋向。自真宗以降,宋代历朝曲宴都延续了太宗时的这一特点,且又日趋突出。参见陈峰:《宋太祖朝的曲宴及其政治功用》,《历史研究》2018年第4期。
(1)诸葛忆兵:《北宋宫廷“赏花钓鱼之会”与赋诗活动》,《文学遗产》2006年第1期。
(2)彭汝砺:《鄱阳集》卷五《拟赏花钓鱼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01册,第229—231页。
(3)陆佃:《陶山集》卷一一《神宗皇帝实录叙论》,中华书局,1985年,第117页。
(4)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四五之二四,第1459页。
(5)参考粟品孝:《南宋军事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6)方回:《瀛奎律髓·赏花钓鱼御制》,黄山书社,1994年,第115页。
(7)叶适:《叶适集·水心别集》卷一一《财总论》,中华书局,2010年,第772页。
(8)(10)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四五之三九,第1466页。
(9)脱脱等:《宋史》卷一一三《礼志》,第2693页。
(11)(12)司马光撰、李之亮笺注:《司马温公集编年笺注》,巴蜀书社,2009年,第200页,第203页。
(1)陆佃:《陶山集》卷一一《神宗皇帝实录叙论》,中华书局,1985年,第117页。
(2)脱脱等:《宋史》卷九九《礼志》,第2445页。
(3)(10)綦崇礼:《北海集》卷三四《郑公行状》,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34册,第738页,第738页。
(4)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五七,元祐六年四月辛卯,第10936页。
(5)《礼记》卷一一《乐记第十九》,陈戍国点校:《四书五经》,岳麓书社,2023年,第460页。
(6)《战国策》卷二三《魏策二》,齐鲁书社,2005年,第266页。
(7)文莹:《玉壶清话》卷八,中华书局,1984年,第80页。
(8)脱脱等:《宋史》卷一一三《礼志》,第2701页。
(9)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五七,元祐六年四月辛卯,第10936页。
(1)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八〇,元祐八年正月丁亥,第11416页。
(2)王瑞来:《宰相故事:士大夫政治下的权力场》,中华书局,2010年,第373—374页。
(3)王安石:《王安石集》卷一八《和御制赏花钓鱼》,国际文化出版社公司,1997年,第160页。
(4)夏竦:《文庄集》卷三三《赏花钓鱼应制》,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87册,第295页。
(5)蔡襄:《蔡襄全集》卷四《和御制观三圣御书》,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93页。
(6)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四五之三八,第1466页。
(7)王禹偁:《小畜集》卷二〇《诏臣僚和御制赏花诗序》,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277页。
(8)石介:《徂徕石先生文集》卷一,中华书局,1984年,第1页。
(1)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〇,大中祥符六年三月己亥,第1820页。
(2)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三,中华书局,1989年,第54—55页。
(1)丘濬:《大学衍义补》卷四六《王朝之礼》,第609页。
(2)王化雨:《宋朝君主的信息渠道研究》,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3)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四五之二四,第1459页。
(4)王化雨:《宋朝的君臣夜对》,《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5)张胜海:《帝子设宴纳宾贤,赏花钓鱼赋太平:中国古代曲宴初探》,《学术探索》2005年第3期。
(6)赵尔巽等:《清史稿》卷九八《乐志》,中华书局,1977年,第2893页。
基本信息:
DOI:
中图分类号:K244;D691
引用信息:
[1]纪昌兰.雅集与治道:宋代赏花钓鱼曲宴的政治文化意蕴[J].中华文化论坛,2025,No.193(05):36-44.
基金信息:
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宋代饮食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24GGJS083); 河南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宋代花卉的文化意涵与人文志趣研究”(项目编号:2025JCZD14)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