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论坛

传世珍宝鉴赏

  • 利簋

    <正>时代:西周材料:青铜类别:青铜器规格: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收藏处:陕西省临潼县博物馆簋是盛放黍、稷、粱、稻等饭食的器皿,与现代大碗的用途类似。形状一般为侈口、圆腹、圈足。耳的数量不一,有无耳、双耳、四耳几类。簋在商时无盖,西周、春秋时常带盖,且有方座或三足。战国之后,簋便很难见到了。商周时期,簋同鼎一样是重要的礼器。从出土情况看,簋常以偶数出现,并常与奇数的鼎相配合,这与史书记载的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大夫用五鼎四簋的礼制完全吻合。

    2015年02期 No.106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文学批评

  • 《花间集》编者赵崇祚考略

    房锐;

    赵崇祚为五代后蜀人,是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词集《花间集》的编纂者。本文在勾稽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成都市龙泉驿区十陵镇赵廷隐墓考古发掘的成果,对赵崇祚的生平事迹及其家世等进行探讨。

    2015年02期 No.106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 宋诗学独立的标志:邵雍与“格韵”说的提出

    傅新营;

    "格韵"说为北宋中期的邵雍所提出,它积淀了宋代人文精神的发展,具有典型的宋型文化的特征,是宋代诗学走向成熟和独立的标志。"格韵"融会了唐代意格理论的格法与宋初"气格"的人文精神,是以锻炼显示人格精神的新的诗学范型,得到了宋人不同程度的回应。它的出现,为宋代诗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境界,使宋代诗歌的创作具有了新的努力方向。

    2015年02期 No.106 9-15+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 关于小说艺术空间叙事问题的两个热点研究

    张颖;

    从目前的研究成果看,空间叙事研究大致有两种趋势:一种是来自于"空间"转向之后的叙事学界对学科自身的再思考;一种倾向于就已有的对空间叙事理论(或言叙事理论中的"空间")的研究成果,观照、剖析具有叙事性的不同媒介的作品。就小说艺术而言,关于空间叙事问题研究大致集中的热点有两个:第一,真正结合文本实际,探讨"空间"叙事问题的成果。主要表现为从叙事作品中文本所建构的故事情节发生的"空间"和人物视点角度出发用眼睛和言语看到并讲述后所建构的"空间"研究探索叙事规律。第二,则属于对空间叙事问题的外围研究。主要表现为据佐伦、列斐伏尔、弗兰克及爱德华·索亚等相关"空间"理论对小说空间进行分类,着重解读小说艺术的空间形式以及文本作品的空间叙事结构。还包括对小说空间形态、空间构成的研究,以及小说空间形式的美学意义。

    2015年02期 No.106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 二宋《落花》成诗及其相关问题考辨

    沈梅丽;

    北宋宋庠、宋祁兄弟时以"双状元"闻于世,有关二人的轶事传说多见于历代文籍。自《青箱杂记》从诗谶角度记载时知安州的夏竦命少年二宋作《落花》诗之事,后世相关记述基本沿其诗谶观念,但在《落花》诗成之时的问题上有出入,当代各家宋诗选本对此也有误注。本文在考证《落花》成诗问题同时考证出夏竦知安州的时间,可补李之亮著《宋两湖大郡守臣易替考》相关阙如。

    2015年02期 No.106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 管窥“纳兰心事”

    曾国全;

    纳兰性德与陈维崧、朱彝尊并称"清词三大家",被况周颐推为"国初第一词人"。纳兰的好友曹寅在《题楝亭夜话图》中哀叹道:"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曾知?"本文从纳兰性德的爱情词中管窥"纳兰心事"——彼此钟情而不能相守的恋情,对亡妻锥心泣肺的痛和对夫妻恩爱生活不够珍惜的悔。

    2015年02期 No.106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近十年国内朝鲜汉文小说研究综论——兼及中朝古代小说比较研究中的缺失

    刘卫英;

    朝鲜汉文学,作为汉字文化圈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内研究者对其关注已久。近十年来,国内研究者在前人成果基础上,大致形成传播与影响之文类研究、传播与影响之母题个案研究、传播与影响之文本内结构元素研究等三大版块,成绩斐然。但相关研究亦存在不足,如名著研究拥挤、"X+Y"模式与有意误读等,可以视为国内某些文本研究传统流弊的延续,有引起足够关注与适度调整的必要。

    2015年02期 No.106 28-34+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 《中庸》“诚”概念及其英译比较分析

    江晓梅;

    《中庸》的"诚"是合乎中道的自然显露或表现,人诚与物诚的合一就是人道与天道的合一。"诚"还有生成、发展、完成的涵义。《中庸》五个著名的英译本将"诚"译为"sincerity""t rue""truth""real""realness"或者"creativity",这些翻译都只涉及了"诚"的某方面的特性,没有把"诚"的多重涵义完整呈现出来。如何在尊重源语文化,尊重典籍思想的基础之上,准确将中国哲学思想文化精髓的"诚"概念准确呈现于英语世界,的确是值得认真对待的问题。

    2015年02期 No.106 35-42+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 女性主义视角下古代中国文人的妾妇心态

    陈玉华;

    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长期以来,女性的地位与权力与男性有着极大的不平等,并长期禁锢人们的思维模式。在男尊女卑的中国传统社会中,从家族行为延伸到政治行为的"妾妇之道"对产生中国文人深远影响,使得中国文人的妾妇心态广泛存在。文章试图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探析中国文人妾妇心态的表现及其意义。

    2015年02期 No.106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三学”探索

  • 从中晚唐诗僧涉道诗看当时道教对禅宗的影响

    王飞朋;

    中晚唐诗僧诗作中,存在着数量颇多的与道教有关的作品。这些涉道诗的创作,反映了中晚唐僧人和道士交游之频繁和深入。当时不少僧人和道士结为好友,甚至成为莫逆之交,彼此和诗论道,且开始主动关注对方教理及修炼方式,反映了中晚唐儒释道三教合流的思想背景。从诗僧涉道诗作看,僧人对道教多持欣赏的态度,僧人艳羡道士炼丹成仙,使其自身接受道教影响,开始出现阅读道教典籍,并兼修道教方术的现象。道教对禅宗的这些影响促进了禅宗的世俗化。

    2015年02期 No.106 47-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 “华严宗”的语义变迁及其与“宗派”的关系

    李熙;

    华严宗是中国本土宗派之一,今天已是习以为常的佛教史知识,其实这一知识的形成并不遥远。在古代,"华严宗"是一个佛教术语,与《华严经》义理、纲要、宗旨、判教、祖统等问题有着更紧密的关联。"宗派"一词直到宋代才进入佛教著述,其大规模使用与禅门撰述有关,到惠洪笔下更追认了一个"祖"——"宗"——"宗派"的世系,具有禅林礼制的意味。将"华严宗"、"贤首宗"等称为"宗派",这在唐宋史料中并不存在,也不同于唐宋人尤其是宋僧赋予"宗派"一词的涵义、用法和指称对象。尽管后来"宗派"用于更广的范围,直到晚清杨文会那里"华严宗"才从佛教术语变为佛教宗派,"宗派"也消除了"世俗知见"而转为"本源"——"流派"之意,受到本土和日本诸宗说的影响;梁启超的"宗派"说偏重"华严宗"等作为本土独创派别之意,将外来的诸宗说投影到历史上,但背后却是民族主义热情。

    2015年02期 No.106 55-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 清初黔僧赤松师承考述

    杨锋兵;

    清初黔僧赤松寻师访道,转益多师。他披剃于灵药,进入佛门,并在灵药慧宗处以"参话头"方式了悟本心本性,继承棒喝齐施的临济宗风。同时赤松拜师于西识,深入经藏,开黔中禅宗重视经教文字的传统。其具戒于灵隐印文,嗣法于敏树如相,继而传承天童——破山法系于黔中,成为清初贵州佛教历史上的一代宗师。

    2015年02期 No.106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 《玄风庆会图》残卷版本考

    张方;

    《玄风庆会图》是元代至元年间道士史志经所编纂的全真祖师丘处机的画传。现存《玄风庆会图》残卷的劝缘题名中,有很多明代的道士与官员。这些明代劝缘题名接续在元代劝缘题名之后,未引起前人注意。通过对这些题名信息的考证,现存的《玄风庆会图》残卷应为明代宣德四年到宣德七年之间重印;重印的地点为北京;重印的原因则与明初北京白云观的兴起有很大关系。

    2015年02期 No.106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历史论衡

  • 徐中舒先生古文字学研究的一些启示

    李懿;

    徐中舒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古文字学家,他早年受业于清华国学研究院王国维,从此走上古文字学研究之路,60余年辛勤致力于此,取得卓越成绩。徐中舒理性地评价《说文解字》及其注著的得失,在"破许疑段"问题上提出大胆的看法,诠解和纰缪传统"六书说"的概念和来源。他主张在客观历史语境下动态考查古文字的形、音、义,同时视古文字为史料来补正和考索古史,借助古文字探索古代社会的真相。此试就徐中舒古文字研究的一些理论方法与学术实践进行归纳和评介,突出其探究古文字的理路、特色及成就。

    2015年02期 No.106 73-80+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 客家形象的互文性研究

    黄小平;

    客家形象是客家、自然环境、其他民族、社会互动的结果。互文承续传统,开启当下和未来。客家形象把传统文化既世俗化为现实生活,又神圣化为精神家园。客家形象形成的过程是传统文化吸收、调整、修正、融合、同化不同文化的过程,是多元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已经上升为一种具有象征性的、形而上的范式。

    2015年02期 No.106 8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 颂器铭文与西周册命礼新探——“受令册佩以出”再释

    杨明明;

    西周晚期颂鼎铭文是西周册命礼最完善的篇章之一,对其铭文内容的深入研究有利于更详细地了解当时的册命制度。铭文"受令册佩以出"一句虽无疑难字词,但其句读历来存在争议,利用新出金文用例结合文献判断,该句当断为"受令册、佩以出","令册"与"佩"同为"受"之宾语,"佩"当指赏赐的命服。册命时当面赐予命书及命服,而命书及命服之外的赏赐物品则在门外,并非当面授予,故云"受令册、佩以出",这一记载正与《仪礼·觐礼》所载相关礼制相吻合。

    2015年02期 No.106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 从韩非子“说林”看早期文献的编撰

    陈绪平;

    周官失其职,而诸子之学以兴,由此学术史进入了"百家争鸣"的子学时代。区别于《论语》之"语录体",《老子》韵唱文之"格言体"等文章样式,《韩非子》一书中独有的《说林》、《储说》诸篇,因其特色可以名之曰"说林体"。它意味着:在说客辩士的策动下,文献编撰从重视王家档案(文书),注意君子道德之嘉言诸角度,开始转向注意"故事"等世俗资料。从学术史角度观察,"说林体"意味着故事进入文学时代的来临。

    2015年02期 No.106 9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 走出“龙凤”的现代迷思

    李竞恒;

    将龙凤的文化作为历史、考古或神话学的研究对象,是近代学科知识兴起之后的产物。近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的舶来,使中国学界对传统龙凤观念起源的解释成为兴趣焦点之一。大量社会进化论、人类学等似是而非的概念被翻译引进,再加上现代民族国家战争与动员力的需要,"龙凤"不但被赋予了按照不同现代人群需要所重塑的社会学标签,也在相当程度上被打造为一尊现代国族神像。本文尝试摆脱一系列关于龙凤观念"层累地"现代迷思,去探讨以考古、传世文献等实证资料研究早期中国龙凤图像及其观念起源、演化的可能。

    2015年02期 No.106 9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 盐文化词语研究刍论

    范崇高;

    盐文化词语是在产生之初即表达与盐有关联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意义的词语。目前盐文化词语的研究存在选题范围狭窄、研究不够深广、缺乏系统论述等不足。今后盐文化词语的研究应该充分利用第一手资料,从盐业专门史的角度,联系多学科知识,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准确解释每个盐文化词语的含义,弄清相关名物词语的得名之由,展开对盐文化词语内部系统和特点的分析研究,探讨盐文化词语意义延伸使用的情况,充分利用语言和文化综合研究的方法理论。

    2015年02期 No.106 99-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 汉画像砖石中“树”图像特征研究

    胡军;

    在出土的两汉画像砖石中,含有大量树木图像。这些图像从早期三角形示意性的树形,演变为中期图案化的装饰性风格,再到晚期装饰性与写实性共存,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变化过程。在整个变化过程中,象征性、装饰性一直是其主要的特征。而且,这种特征在区域风格的体现上,也同样有着广泛的影响。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低估甚至忽略了两汉时期的造型能力。透过四川区域那些写实性极强的作品,也可反映出两汉时期绘画写实能力已经发展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开始了写意的滥觞。

    2015年02期 No.106 103-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0K]
  • 寻求中印合作的努力——蒋介石、宋美龄访问印度述略

    马芸芸;

    1942年2月,为寻求中印合作以及调解英、印分歧,蒋介石夫妇出访印度。这是国民政府在抗日战争期间的一次重要外交活动,也是近代以来中国政府首脑首次出访并参与国际事务。蒋请求印方对于途经印度的盟国援华物资全力帮助;与印度总督和英军司令讨论了中印军事合作问题;会晤了圣雄甘地。蒋指望通过自己影响国大党参与反法西斯战争的愿望终未达成。宋美龄向印度妇女介绍了中国妇女抗战的情况。对这次蒋宋的印度之行,美国深切关注,英国反应强烈,英国政府表示绝不会接受蒋介石所建议的调停,蒋介石调停英、印关系的努力最终失败。

    2015年02期 No.106 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 川陕苏区土地改革的实践与反思

    杨芳;

    20世纪30年代红四方面军在川陕苏区掀起的土地革命既是一场政治、经济革命,又是一次深刻的社会革命。土地革命最深入、最广泛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革命和建设的积极性,为工农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为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提供了借鉴,为当前深化改革与发展提供了一面镜子。今天,农村土地问题仍然是关系能否实现同步全面小康,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现社会长治久安的核心问题,研究川陕苏区土地革命的方针政策及其效果,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5年02期 No.106 113-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 浅析晋西吕梁地区乡村精英在“事圆”中的角色

    刘彩清;

    在晋西吕梁地区的农村社区中,活跃着一批乡村精英,他们在与民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人生礼仪,即当地传统的"事圆"活动中起着重要的领导作用,并且在社区传统的公共事务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马克斯·韦伯对合法统治权威的分类,将吕梁地区农村社区中的精英相应地分为三类,通过描述其角色扮演的过程和作用,揭示了其在社区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2015年02期 No.106 120-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 中西异质文化语境下的“阴阳和谐”与“双性同体”

    梁黎;李林霞;

    "阴阳和谐"与"双性同体"均源自远古神话思维,植根于中西异质文化的二者,在心理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等领域具有理论价值,但所蕴含的文化意义不尽相同,差异背后隐藏的是中西思维方式的迥异和性别文化的不同。

    2015年02期 No.106 125-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 乡镇文化生态建设的样本:资丘的调研与启示

    吴子钟;刘光菊;

    文化生态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经过多年发展,成就与困惑并存。湖北省长阳县资丘镇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保护和建设文化生态系统,成绩斐然。通过对这样一个典型乡镇的调研,探寻其成功的思路和可供借鉴的先进经验,有助于文化生态建设进一步的发展。

    2015年02期 No.106 131-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民族文化

  • “牵亡”习俗中的文化心理分析

    寸晓红;黄远春;

    本文试图从文化诠释现象心理学的观点,重新解读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巫宗教中的"牵亡"田野的基本取向,主要关注如何从因死亡而使关系失落的现象,来说明人类的心理处境,以及在各种失落或关系断裂之后,人是如何行使再接续或再遭逢的行动,而得以在裂隙之间进行修补。主要选择两个现场:一是人在亲人死亡之后,参加团体的修复过程;二是失落者在牵亡魂的仪式里的再遭逢。透过诠释现象学的田野研究,回忆的时光,以神话、象征、诗意思维为基础,揭示巫宗教的心理层次。

    2015年02期 No.106 137-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 民族特色服饰彰显文化自信——以APEC“新中装”为例

    杜桂丽;石维丹;

    服饰是文化传播的一种载体与媒介,天然的符号性让服饰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华夏民族有"衣冠古国"的美誉,华服数千年的发展更体现出浩瀚文明的博大精深。然而,建国至今六十多年的中国现代服饰发展过程,是国人远离传统的一个时期,取而代之的是西方服饰的渗入,"西服"、"职业女装"充斥着各个重大场合。本文通过对2014年北京APEC会议服饰——"新中装"的分析,探讨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对文化自信的彰显,对民族文化的弘扬,旨在呼吁大家重视传统民族服饰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弘扬。

    2015年02期 No.106 142-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民族文化传承场域的疏离与融合

    敬鸿彬;鲜耀;

    家庭、学校、社区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场域,逐渐出现疏离状态。积极引导各场域主体形成正确的文化价值取向,促进各文化传承场域的融合将为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提供更好的平台。

    2015年02期 No.106 147-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建筑文化

  • 镇江近代公共建筑的兴起与城市功能转型

    刘佳;过伟敏;

    中国近代,公共建筑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类型,真实地记录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历程和时代的变革,充分体现了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矛盾性和文化交融的复杂性。镇江近代公共建筑从一个点折射了中国近代"边缘城市"的演变历程,是近代建筑向现代建筑转型的重要类型和主要推动力。与传统建筑相比,镇江的近代公共建筑运用新材料、新技术,拥有新功能,充分体现了其典型性和时代性,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015年02期 No.106 151-156+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9K]
  • 成都地区传统民居保护与更新模式研究

    张晓晗;罗谦;

    成都地区有着精美的传统民居,但随着城市的现代化,这种代表成都人过去生活方式的建筑形式与现代城市的冲突日益明显。如何保护这些传统印记,延续成都民俗文化脉络,让古老民居持续焕发生机,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成都地区在传统民居保护更新方面已经有了很多尝试,这些案例为了适应现代社会需要所衍生出的模式和观念有值得认可的部分,也有不尽人意之处。本文对成都地区传统民居保护更新的几种既有模式进行了归纳和剖析,总结出目前保护更新的现状和问题,并探讨传统民居保护更新的全新模式,使现有模式体系得到补充和完善。

    2015年02期 No.106 157-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0K]

大众文化

  • 如何在后现代视野中打量微电影

    孙婧;

    2010年以来,微电影发展的浪潮全面冲击了影像的话语观念,电影研究的研究理路也随之发生改变。之所以备受瞩目,是因为它创造性地将传统的空间与时间感进行断裂式的拼贴,并将其并置在微电影产品的审美形式当中。微电影对传统时空概念的创造性颠覆,使其从后现代视野研究中国当代影像的路数显得十分的鲜明。由于产生语境的不同,微电影在当代影像的流变过程中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不同,其中就包含着诸多超乎于文本之外的内容。因此,从时空测绘的角度出发,在后现代视野之下进行文本和文本之外的指认,就成为解读微电影的一道重要的认知线索。

    2015年02期 No.106 166-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 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思考

    彭文英;

    社会正处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时期,作为大众传播工具的中国媒体对于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社会良善风俗、培养理性公民、继承和弘扬中国文化及价值观念发挥着不可替代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中国媒体从业人员在这场剧烈的社会变革中,被赋予了不可推卸的责任。

    2015年02期 No.106 171-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 我国当前主流文化的大众传媒传播及其优化

    覃秉金;

    大众传媒在主流文化传播中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当前却存在着传播渠道未能整合、传播内容较为陈旧、传播方式未能跟上传媒技术发展、没有及时适应传播对象变化等问题。因此,大众传媒要想更好地传播主流文化必须注重传媒融合、强调传播方式的故事化、通过及时权威的传媒规制以及适应新媒体与网民的特点与规律等来进行优化。

    2015年02期 No.106 175-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 日常生活何以审美化

    姜约;

    本世纪初以来,"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论争引发了人们对日常生活事像的关注,也引起了人们对传统美学取向的重新审视。日常生活事像因其能够引起人们"非功利而生愉悦"的美感而可以突破传统美学的限制,成为审美对象。从现象学的角度来看,日常生活事像可以通过它们自身的呈现和主体对它们的表演而进入审美的领域。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观之,某些看似具有功利目的的对象在欣赏者一方看来,则并不具有功利性,因而可以成为当之无愧的审美对象。

    2015年02期 No.106 180-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 论音乐感知与对外汉语声调教学

    郝然;

    声调是汉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由于印欧等语系没有声调,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声调教学就成了一大难点。本文在当今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的客观现状与主观需求的基础上,从汉语声调与音乐的密切关联入手,在汉语声调教学与音乐教学中寻求契合点。指出,在对外汉语声调教学中,应充分凸显汉语声调的音乐特征,利用人类在音乐感知上的共性,发挥音乐感知在对外汉语声调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借助音乐教学的方法来辅助汉语声调教学。应积极推广,不断完善"四声结合教学"、"音乐定调练习"、"五线谱图"等汉语声调教学法,以此提高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的效率,促进对外汉语教学的科学发展。

    2015年02期 No.106 185-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新论摘编

  • 论清代圣谕宣讲与白话宣讲小说——以四川地区为考察中心

    汪彦岗;

    <正>清代的白话短篇小说并不仅有话本小说,还有一种独特类型,即白话宣讲小说,它以《跻春台》为代表,包括近几年陆续发现的《照胆台》、《救生船》、《萃美集》、《辅化篇》、《大愿船》、《保命救劫录》、《救劫保命丹》等作品白话宣讲小说是古代白话短篇小说中的一种独特类型,它产生于清代圣谕宣讲的背景之下,是民间宣讲圣谕和善书留下的案证故事集及改编本。白话宣讲小说不是话本小说,以《跻春台》为代表的这些作品与话本小说在起源、创作目的、文体特征等方面

    2015年02期 No.106 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