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论坛

主编感言

  • “中国梦”与“文化芯”

    李明泉;

    <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梦"的深刻解析。从鸦片战争以来,无数先辈为了救亡图存、兴国强民,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了一次

    2013年01期 No.81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百年复兴与美丽中国

  • 文化先觉郭沫若与文化中国转型复兴之路

    章玉钧;

    百年来的中国,以世界文化的视野来看,是伴随着政治和经济的巨大变革,从艰辛探索到成功实现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并走向伟大复兴的辉煌进程。郭沫若是这条历经坎坷的阳光路上可敬的先行者、先觉者。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了概括,对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出了新要求,郭沫若早期对东西文化论争的见解,对文化中国转型、复兴之路的思考,都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2013年01期 No.81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 价值哲学和环保使命

    蔡毅;

    从价值哲学的角度来考虑生态环境问题,任何的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好了可以保值、增值,破坏损伤了就减值、贬值,这是根本不能含糊的硬道理。解决生态环境危机问题,扬弃传统生态价值观,建构一种新型的生态价值观尤为重要。这种价值观既利己又利他(它),既能使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协调,实现自我方面、价值观方面的革命,又能使人与自然相互协调,达到天人一体、天人共欢的局面。倡导这种新价值新理念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它更好地服务于环境保护与建设,帮助人们实现"建设美丽家园,过上美好生活"的价值愿景,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生态文明做出更大的贡献。

    2013年01期 No.81 9-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史学春秋

  • 由“尊德性”而“道问学”——清初孟学研究的方法论转型

    杨华;

    "尊德性"、"道问学"的讨论关涉传统学术的方法论和目的论,有清一代"尊德性"与"道问学"的关系折射出传统学术在宋明理学与清学之间的转轨。清初孟学研究中诸如博约论、心性与问学等问题无不曲折回应了学界"尊德性"、"道问学"的争论,成为探究清初学风转折的重要路径。在实学思潮的影响下,清初学风由"尊德性"而"道问学"的推身移步隐含了清代学风的新走向,同时在方法论和目的论上影响着中国传统学术的近代转型。

    2013年01期 No.81 19-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 严复的翻译:再现与建构的交织

    方仪力;

    自清末民初以来,学界对严复翻译的讨论业已形成异常复杂的评估系统。虽然论者多以西学原著为基准,但对严复翻译的界定却不乏相互矛盾之处,评价严译的标准也多有不同。职是之故,从翻译的"实然"和"应然"两种状态出发重新认识严译中的"再现"与"建构"无疑有助于严译研究的继续推进。作为一种"选择性再现",严译不仅是严复自身思想体系的"建构",更是传统文化观念与近代西方"新"观念相互交融的结果,体现了翻译的"实然"状态。

    2013年01期 No.81 26-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 论王光祈的工读互助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高亚非;

    王光祈的工读互助主义思想及其实践在五四时期的中国名噪一时,虽然只是昙花一现,充满着乌托邦式的幻想,但它在中国革命实践的最初阶段,作为改造中国社会的"救时良方"试验推行,是一个不应忽略的环节,作为通往真理途中的一个阶段,对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并最终成为中国思想界的主流所具有的时代意义,值得我们去探讨和研究,从中将会得到许多宝贵的启示。

    2013年01期 No.81 3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 郑玄与传注学的新范式

    陈绪平;

    本文通过考察《隋志》著录的郑玄经学注疏体例,并与《汉志》进行比较研究,认为郑玄代表了传注学的新范式,即面向文本的注疏,这是汉代经典注疏史的新阶段。通过对汉代注疏史的宏观考量,并从中看到今古文经学分野的实质,是经学史发展的两个阶段的区别(传阶段与注阶段)和两种经学传承方式的区分(依靠人的传承与依靠文本的传播)。

    2013年01期 No.81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 浅析两处摩崖石刻题记与“古道”的联系

    刘明;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境内有两处摩崖石刻题记,一处是"零关"摩崖石刻题记,另一处是塔拉摩崖石刻题记。两处摩崖石刻题记与"南方丝绸之路"及"茶马古道"有密切的联系。零关道是南方丝绸之路的主体组成部分,也是茶马古道的支线,是汉、藏、彝等多民族文化的交流、传播路线。

    2013年01期 No.81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1K]
  • 乐山大佛二题

    陈华昌;陈黎清;

    当今学术界多认为凌云寺大像阁毁于宋元之际,元代时日僧雪村友梅曾游过凌去寺,所作诗提供了大像阁还存在的证据。唐司空曙《题凌云寺》乃最早描写大佛盛景的诗,但系年是个问题。有些诗词选本干脆回避,傅璇琮《司空曙考》系于贞元四年(788),文航生《司空曙诗集校注》系于建中三年(782)。该诗应作于大佛完工、韦皋写《大像记》的贞元十九年(803)。确定了该诗的系年,为推翻闻一多、傅璇琮定司空曙卒于贞元六年(790)左右提供了又一有力证据。

    2013年01期 No.81 4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 重庆出土清代《沿河查盗章程》碑考

    唐冶泽;

    重庆北碚最近出土一通清代《沿河查盗章程》碑,是清四川总督颁布的在嘉陵江沿河设置塘汛关卡的规定,目的是为了防范、搜捕白莲教余党,维持地方治安。其中涉及塘汛部分尤为重要,是少见的反映清代塘汛制度的实物资料。

    2013年01期 No.81 5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探索争鸣

  • 饕餮与鸱鸮:误读的图像与误解之历史——兼论“禹铸九鼎”传说之虚妄

    赵李娜;

    "饕餮"之原始含义乃是商人之祖神"玄鸟"亦即"鸱鸮","饕餮"与"鸱鸮"皆是周人对商人祖神崇拜之话语改造与重新建构之产物。由此推及,承载饕餮传说的"大禹铸鼎"、"铸鼎象物"之传说也是周人政治意识形态话语重塑之产物,这一系列文献记载体现了中国上古社会深刻变革背景下对人们思想之影响。

    2013年01期 No.81 58-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 宋代御厨:以食品安全管理为中心的考察

    张显运;

    御厨是为皇帝生活、王公百官、外交使节提供餐饮服务,为宫廷祭祀供应祭品的重要机构。御厨无小事,关系到国家的大政和外交。宋政府特别注重御厨的食品安全管理:御厨食品原料的支取、御宴的制作过程都有专人监管,进奉饭菜也有严格要求;对违犯食物禁忌和菜肴未精挑细选的相关人员以及混入御膳所的外来人员施以重刑;加强御厨的防火防盗和门卫制度等等,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宋政府对食品安全的重视。

    2013年01期 No.81 65-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 “生态文化学”视域下的川盐文化体系研究

    赵岚;

    "川盐古道"上,千年的川盐文化作为华夏文明的瑰宝影响着川、鄂、渝、湘、黔等地区的文化、经济发展。本文试图以"生态文化学"的视角,探讨以"川盐古道"为纽带的中国盐文化的繁衍史,特别是"川盐古道"对巴文化、三峡文化以及民族多元文化形成的作用;发掘川盐文化的具体形态,梳理一段在华夏文明史上淹没已久却显赫一时的"因盐成城"、"因盐成都"、"因盐成国"的"盐史",以此勾勒出生动的盐文化坐标系,进而提出对川盐文化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地保护和利用。

    2013年01期 No.81 7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抗战文化研究

音乐绘画

  • 石涛画学“创新”辨正——以“笔墨当随时代”与“借古以开今”为中心

    韩刚;

    20世纪初至今,学界与一般大众莫不认为石涛"在创新上的成就是无可厚非的",甚至将石涛画学与"创新"等同,而最重要的证据即是石涛自己所说的"笔墨当随时代"、"借古以开今"等名言。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梳理与辨析,认为:以"创新"论石涛画学是一种误解。

    2013年01期 No.81 83-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3K]
  • 一山一水皆有道意——诚清道人画评

    苏宁;

    由于道教与山水画在艺术思想上有天然的联系,历史上许多高道皆为山水画名家。诚清道人对道有独特的领悟,又长期浸润在青城山,他能从山水中感悟到独特的生命体验,故其画作让人有人在画中,人在道中之感。在诚清道人笔下,一山一水皆有道意。

    2013年01期 No.81 9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 成都道教音乐现状调查

    甘绍成;朱江书;

    本文根据笔者在2007年6月至2008年5月期间对成都境内相关地方流传的道乐所做的调查,就成都道教音乐的研究现状、传承现状,以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

    2013年01期 No.81 92-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 论汉字的表象性与书法的形式美

    王兴国;

    汉字具有表音、表意、记号等性质,但其根本属性则在于表象性质,从汉字之造字法亦可求证,尽管从今天的汉字形态中已经很难理解其形象特征。由汉字书写所形成的中国书法艺术是造型艺术,具有造型美、点画美、节奏美、章法美、风格美等诸多特征,但归根结底则可概括为形式美特征。形式美也是当代美学的重要范畴,从这个角度去考察汉字书法文化和当代书法艺术创作展览,也就不难解释当代书坛万象和把握书法未来的发展形势。

    2013年01期 No.81 100-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哲学宗教

  • 对老子哲学思想及其历史地位的再认识

    刘笃成;王丛林;

    对老子的哲学思想及其历史地位的认识和评价至今仍然存在着严重的分歧与争议。为了更好地发掘老子哲学的现代意义,有必要对老子的哲学思想及其历史地位进行再认识。笔者认为老子不仅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最伟大的哲学家,而且是中国哲学的始祖。老子所著的《老子》即《道德经》一书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具有真正意义的哲学著作。老子在书中既回答了哲学最根本的问题,即世界、万物的本原,又回答了世界是怎样的,以及人与世界、宇宙、自然的关系,包含了本体论、辩证法、认识论、社会历史观等哲学的重要内容。

    2013年01期 No.81 104-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 《道德经》中文化意象错位的成因及补偿策略

    赵志刚;

    《道德经》的传播主要包括语内传播和语际传播,文化意象的错位也主要体现在这两个方面:首先,《道德经》中的文化意象经历了历史空间的行旅,从古代穿越到现代,译者对文本的解读难免会因为时空的距离而产生文化意象的"失落"。这一点从各家对老学的注解可见一斑;其次,《道德经》中的文化意象在跨文化的语境中被省译、误译的情况也屡见不鲜。外译过程中的文化意象错位有的是因为翻译底本的选择所造成的,有的则是因为文化意象的在异域文化中的空缺所致。总而言之,文化意象的错位大大影响了《道德经》的翻译文本质量和《道德经》的对内、对外的传播。梳理并分析《道德经》中的文化意象错位,既是文本传播的需要,也是翻译活动文化转向的必然趋势。

    2013年01期 No.81 110-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 得一和瑜伽——《道德经》和《薄伽梵歌》终极情境分析

    李学飞;

    道家道教经典《道德经》以道为本体,表达了一种"得一"的终极情境。印度教经典《薄伽梵歌》以人格梵为本体,表达了一种个体存在和人格梵相连的"瑜伽"终极情境。"得一"和"瑜伽"既具有相似性,又具有各自的文化模式特点。

    2013年01期 No.81 116-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旅游文化

  • 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民族旅游设计——基于武汉民族文化周的实证研究

    陶少华;谢元鲁;

    本文在民族旅游和旅游线路设计两个方面研究评述的基础上,以武汉首届民族文化周推出的民族旅游线路为例,分析了这些民族旅游设计存在的五方面不足。由此总结了民族旅游设计应该遵循的民族性、跨文化性、体验性、主题性和特色性五个基本原则。

    2013年01期 No.81 120-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 羌族地区文化旅游发展思路与发展战略探索——以汶川北部羌族地区文化旅游发展的实践为例

    喇明英;

    发展文化旅游是羌族地区灾后重建的重要途径。汶川北部羌族聚居区的文化和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在羌族地区具有代表性,整合与利用好汶川北部的文化与自然生态旅游资源,通过发展旅游业促进区域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文化保护与传承发展,既是羌族地区灾后重建面临的重要任务,也对探索羌族地区文化旅游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示范意义。本文以汶川北部羌区文化旅游发展的实践为例,对灾后羌族地区文化旅游发展思路与发展战略进行了探讨。

    2013年01期 No.81 126-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3K]
  • 新文化地理学视野下的都市文化景观建构——以锦里和文殊坊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潘纯琳;肖庆华;

    本文采用了新文化地理学的研究视角,以成都市已经建成的"锦里"和"文殊坊"历史文化街区为例,把文化景观当做一个社会、文化、历史的多维存在来进行研究。分析了二者成功与失败之处,涉及大量文化、历史、社会学和经济学的问题,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2013年01期 No.81 132-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4K]
  •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淮剧文化

    孙晓东;

    淮剧是江苏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之一,非常鲜明地体现出苏北地域文化特色。但现有研究少有从区域文化层面充分认识淮剧在形成、发展与传承中积淀与凸显的文化特质,也尚未有论者真正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体认淮剧的精神价值与文化记忆价值。因此,我们不能仅仅把淮剧当成一种地方戏剧艺术样式来欣赏和研究,还应该关注其蕴含的族群认知、价值观念、思辨精神等因素,并由此探究影响淮剧艺术特质的形成原因,充分认识淮剧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戏曲史及文化史上的地位,确认其对苏北文化研究及相关地域文化研究的典范价值。

    2013年01期 No.81 138-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9K]

文学与文化

  • 圣朝无弃物,衰病已成翁——杜甫“老病”渲染与成都幕府诗的幻灭情怀

    张叹凤;

    杜甫自二十九岁即形容自己衰病,四十岁即自称老人,入蜀五十岁左右,又渲染自己的老病衰弱,这种看似有些言过其实的表现与夸张,除去传统知识分子"惟忧用老"的惯性思维与情感方式外,有意识地表现忧患、忧煎、忧急的心情,是他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反而且行且远的现实状况写照,是一种反讽与苦嘲。在文学艺术方面则运用相反相成的手法,通过衰病穷愁的渲染来反衬与烘托生命活力,表现美好事物的欣欣向荣,从而相得益彰,从艺术审美上得到安慰。成都幕府诗则着重表现了杜甫的幻灭意识以及老病状态由虚而实的过程。

    2013年01期 No.81 143-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K]
  • 一座空城 几番算计——“空城计”诸叙事文本的军事学解读

    胡以存;

    "空城计"叙事文本众多,亦各有区别。历史叙事中的"空城计"凸显宏观的军事布局,而小说与戏曲叙事注重描述个人的心理活动,相比之下,戏曲因刻画人物心理细致入微更受民众的理解与欢迎。辨析不同的叙事文本,有助于我们了解军事与文学在相关叙事中的相互制约与影响作用,更好地理解"空城计"。

    2013年01期 No.81 152-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4K]
  • 现代四川作家的精神突围与当代四川的文化建设

    谢应光;

    现代四川的文化具有浓厚的"盆地意识"和"酸化"特征。现代四川作家以个体的生命之力进行了"精神的突围",从而从文学角度突破了四川文化发展的瓶颈。现代四川作家的"精神突围"主要表现在创化传统、对外开放和文化融合几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文学和文化如何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现代四川作家给我们提供了正反面都有的经验和教训。从文学的视角来讲,当代四川的文化建设应该很好地总结现代作家的积极成果。

    2013年01期 No.81 158-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林冲与希斯克利夫人物命运对比研究

    王喆;

    《水浒传》和《呼啸山庄》同为世界文学名著,两部巨著都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代代读者和文学评论者,尤其是两部名作中所分别塑造的林冲和希斯克利夫(Heathcliff)两个人物形象更是栩栩如生、个性鲜明。在权力至上、金钱万能的生存环境里,两部小说在控诉扭曲人性的社会不合理的同时,表现了林冲和希斯克利夫强烈的爱恨和顽强的反抗精神。

    2013年01期 No.81 164-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文化与社会

  • 区域文化研究的时空概念及未来趋势

    司冬梅;

    区域文化研究应注意文化区域的时间性和空间性,注意自觉借鉴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拓宽深化区域文化研究的新领域,进一步加强文化传播与跨区域文化研究,处理好整体与区域之间的关系,科学审视区域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2013年01期 No.81 169-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 儒家身心和谐思想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张华;

    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瓶颈,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存在缺陷。儒家的修身观、自省主张和行仁目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2013年01期 No.81 173-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 传统的延续:当代中国民间武术的祖师爷信仰

    龚茂富;

    当下,祖师爷信仰鲜活的存在于民间武术之中。民间武术祖师爷信仰跟我国传统文化与社会心理有密切关系。民间武术祖师爷信仰彰显出了多样化的特征,它为民间武术发展以及传统文化传承发挥了积极的功用。对民间武术祖师信仰的社会与精神价值进行充分发掘,对原有的逻辑形成超越,可以为中国民间武术文化传统之创造转化提供动力。

    2013年01期 No.81 17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 论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伦理影响与对策

    胡小文;

    文章介绍了信息技术发展对伦理的影响,分析了网络环境下伦理失范行为产生的原因,并且提出了重建伦理标准,加强立法执法,树立公民责任心等对策建议,希望创造出一个健康、和谐、有序的网络空间,进而促进人类网络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2013年01期 No.81 183-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文化交流

  • 中澳文化交往四十年回顾、启示与展望

    方芳;

    今年是中国与澳大利亚邦交正常化四十周年。两国之间经历了有希望和失望、合作和龃龉的四十年。中澳两国的文化交往亦经历了一段起伏跌宕、曲折发展的历程。四十年的风雨和彩虹给人们留下了历史启示,也给人们留下了对未来的展望。回顾四十年的中澳文化交往的历史,总结四十年文化交往过程中的特点,对打造我国新兴文化产业,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提升文化软实力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3年01期 No.81 188-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