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论坛

专题文化

  • 人与自然关系的文化反思——解读林跃藏獒绘画

    刘立策;

    艺术承担着在世俗生活中的精神救赎功能。在当代艺术的先锋性与大众审美需求间进行调和,是当代艺术家的一个难题。本文以成都画家林跃的藏獒油画作品为分析个案,兼及孟涛、邱光平两位成都本土画家,对当代艺术近年来日渐增多的以动物为描绘主题的文化现象进行符号解读,解剖凸现出这一现象背后的实质是艺术家"回归自然"的精神诉求,从审美的维度体现了当代艺术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

    2010年01期 No.65 5-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史学研究

  • 明清时期景德镇商帮行会与陶瓷发展

    詹嘉;何炳钦;

    景德镇商帮行会以血缘、地缘、业缘为基础,发轫于南宋,活跃于明中叶,鼎盛于清乾隆年间,多数是同业、同行组织。制瓷业由于分工细致,专业化程度高,加上宗族、乡土关系,行业特色鲜明,按地域分"帮",按职业分"行",二者关系密切。帮会主要有都帮、徽帮、杂帮。商帮行会与政权融合,帮规与国法相对应,具有控制、约束、调解功能。根据政治、经济、血缘三重标准,其成员具有等级身分,宗族强调伦常秩序,富有慈善性。商帮行会提高了陶瓷生产技术,促进了景德镇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制瓷中心。

    2010年01期 No.65 11-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 谯周学术渊源考述

    赵炳清;

    谯周是蜀汉时期的硕学鸿儒。他承继家学,渊源深厚;师从秦宓、杜琼,远绍任安、杨厚,深得巴蜀学术传统。在其学术生涯中,又受同宦、乡贤的古学影响,成为蜀汉学术的集大成者。谯周对巴蜀文化的传承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010年01期 No.65 19-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 中国涮食法的渊源流变

    洪勇明;

    人类在饮食生活的发展过程中,大致呈现出两种状态:一种是自然饮食状态,另一种是调制饮食阶段。涮食法属于熟食法的一种,后者是人类进入调制饮食阶段才产生的。涮食法作为中国传统烹饪法之一,具有悠久历史。本文从文字学入手,根据"涮"字的发展历史,并结合染器的兴衰,认为涮食法是在东汉染器不复使用后承接其后产生的。其中,瀹食法是从染食法到涮食法的过渡,是涮食法的形成基础。

    2010年01期 No.65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重妇”与“轻妇”——先秦赵国与燕国风俗差异解读

    曹迎春;

    无论是赵国的重妇还是燕国的轻妇,其实质都是将女性物化为享乐或交换的工具,并不将女性作为独立的个体看待。从这个角度说,其文化内涵是一致的。至于形式上的不同,则是赵、燕两国经济发展、军事力量和社会心理诸方面的环境差异造成的。

    2010年01期 No.65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 从赳赳武夫到修寺善士:华北民间尉迟敬德形象之嬗变

    冯金忠;

    尉迟敬德为唐初名将、开国元勋,在中国民间以门神形象而为人所知。但在华北各地地方志及民间传说中,许多佛寺都云由尉迟敬德建造或监修。如此之多,分布如此之广的佛教寺院都传说与尉迟敬德有关,是很值得注意的一个文化现象。它本为唐代匠人尉迟恭韬之讹传,久而久之,尉迟敬德修寺的形象深入人心。其形象的再造是与元明清时期民间对尉迟敬德的造神运动是相一致的。除此之外,尉迟敬德晚年凄凉的境遇,热衷于仙道和土木建造的史实以及他出身西域,西域人长于建造的传统,也成为了民间社会塑造故事依凭的资源。

    2010年01期 No.65 3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 浅析晚唐藩镇与中央朝廷之间的信息沟通

    王使臻;

    通过对晚唐五代时期藩镇派遣的入京奏事官(使)、藩镇设在长安的上都进奏院、进奏官的考察,揭示了二者在沟通地方藩镇与中央朝廷之间的关系上的重要作用,分析了晚唐时期藩镇与中央之间关系的变化。

    2010年01期 No.65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论“川北圣人”张澜

    苏蓉;

    20世纪40年代中国政治格局中,民盟的崛起,为中共最后获胜提供了一些条件。建立新政权的中共政治家群体中,川籍政治家群成为一个突出现象。这些,都与"川北圣人"张澜有着直接的关系。本文围绕张澜社会贡献的价值意义展开论述,并以之思考现代中国政治与社会文明构建的一些问题。

    2010年01期 No.65 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对孙中山一封信函日期的考辨

    李绍先;

    《孙中山全集》第11卷第193页载有一封孙中山先生为平定商团叛乱给当时驻粵滇军将领廖行超的复函,未署日期。编者根据相关信函内容,判定此信函时间为1924年10月11日至14日间。文章认为这一考订并不确切,信函日期应当是1924年10月14日。此信函日期的确定,有助于对驻粵滇军在这一事件中态度变化的了解。

    2010年01期 No.65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文学艺术

  • 吴越、秦晋、巴蜀:一个文学三角形构架的现象思考

    邓经武;

    幅员辽阔的中国因地理地貌的多样繁复,而形成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在此基础上萌生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在这种环境中进行创造的作家,以最具有情感性的文学创作,表达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并体现着言说的地域性特色。吴越、秦晋、巴蜀的地域文化与文学,就是中国文学的一种三角形构成。本文将之作为互为对比参照的个案,探讨其地域个性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以及各自的呈现方式,并从全球化背景下思考了中国文化与文学重构中地域文学的作用与意义。

    2010年01期 No.65 51-5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 试论严羽《沧浪诗话》对李白的评价

    王红霞;

    严羽的著作流传下来而又比较完整的仅有《沧浪诗话》、《沧浪吟卷》和一部二十二卷本的评点《李太白诗集》。严羽论诗宗盛唐,认为盛唐诸公中唯李杜可称道之,他对李白的接受正是以诗歌的自身规律及内在特征作为切入点,严羽对李白的接受与他本人对诗歌的期待视野是完全一致的。具体接受内容体现为以下几点:明确将李白诗歌界定为"太白体",李白诗歌如金鳷擘海,香象渡河,太白诗乃天仙之词,李、杜二公,不当分优劣。

    2010年01期 No.65 57-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 老子美学思想的生命之维

    赵以保;

    老子美学思想是及其丰富的。其中,重身、贵身思想是其美学的旨归。老子对玄之又玄的"道"的界定,意在消解宗教神性对人的束缚,旨在人的自由与和谐;老子对人的生存和生命的关注是其美学的重要特征,老子把"人"提升到和"道"、"天"、"地"平齐的地位。因此,从生命之维去考察老子美学思想是极其恰当和有效的,老子美学实质上就是生命美学。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也是以关乎现实生活的"实用理性"开始的,老子美学思想尤其突出地表达了反对人的"异化",追求个体人的"自由"和群体的"和谐",即以不违逆个体生命"情性"为美。

    2010年01期 No.65 6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 《论语》“君子”词义辨析

    程碧英;

    《论语》"君子"文化被学界广为关注,但对"君子"一词的理解却多有偏误。本文从"君子"一词语义结构分析入手,探讨溯源"君子"一词的构词理据,认为:《论语》"君子"一词一方面沿袭了自《周易》、《诗经》以来的"君子"词义,同时又从为政者和为学者两个维度展开论述,重"位"亦重"德",二者统一于对现世君子的批判和对未来君子的塑造上。《论语》"君子"词义重"位"亦重"德"的现象反映了社会文化对词汇发展的深远影响。

    2010年01期 No.65 7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百家论坛

  • 王充经学思想探微

    张造群;

    王充不仅是东汉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而且是重要的经学家。他本着"疾虚妄"的精神,破除俗儒附会于"五经"的神圣光环和怪异色彩,力图恢复其本来面目,并提出博古通今、兼采百家的治经理路,是汉代经学研究中颇具活力的一支力量,在汉代经学史上独树一帜。

    2010年01期 No.65 7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 朱熹对谢良佐思想的评价及原因探析

    张玉禄;

    谢良佐是二程的主要门人之一,他在理学的开创到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谢良佐的思想承继二程并有所发挥,他对穷理、仁、诚等的论述为朱熹所称赞,然而他的思想中有较为浓厚的禅学思想,又为朱熹所批判。仔细分析其原因,可以了解朱熹本人思想的变化过程。

    2010年01期 No.65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 影像喻之中道观及其现代启示

    史文;

    大乘佛教般若类经典中对于诸法有"十喻"之说,用十种意象来比喻一切法,十喻的本质可以简约为一个比喻,就是影像喻。影像喻的涵义丰富,既是对于所有现象界的形象的比拟,又是大乘佛教重要的现量观照世界的方法,体现了佛教最高的"中道"的哲理境界。佛教中影像喻的探究,对于理解现代人的影像执著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2010年01期 No.65 85-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 二仙庵印经院文化意义初探

    邢飞;

    文化传承有赖于于书籍的保护,古代书籍能够流传下来,大约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手抄,一种是刻本。在道教文化研究中,我们的视角多集中在研究抄本和刻本本身,而对印经院的研究相对缺乏。二仙庵印经院,作为川西较为有名的道教印经院,在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印行了诸多道教经书,对道教文化及巴蜀文化的传播和继承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

    2010年01期 No.65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区域文化

  • 走过茂县是北川——羌文化考察札记

    王小盾;

    历史学是建筑在文字记载之上的,是重视"起源"和"传播"的。当历史学成为强势学科的时候,中国文化的历史就被肤浅地描写为汉族中心或帝王中心的历史。而羌文化的特色不是为观光、为表演、为换取金钱而存在的;相反,它是羌民族本身,是羌民族的生存智慧和历史。而这段历史也不能理解为华夏文化史或中原文化史的附庸。

    2010年01期 No.65 94-9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4K]
  • 山东地域文化与英雄叙事

    杜玉梅;房伟;

    英雄叙事,作为一种原型叙事模式,与地域文化有密切关系。山东地域文化视野下的英雄叙事,既有特定的时代与历史内涵,也有变化很小的地域特色。而山东地域英雄原型的伦理性、民间性、正义性,更是我们不能忽视的因素。此文将之分为五个阶段,并试图从中找出山东文化对英雄叙事的影响。首先是传统英雄叙事阶段;第二是乡土启蒙英雄阶段;第三是战争文学下的红色英雄阶段;第四是知识分子启蒙英雄阶段;第五是"反英雄"的英雄叙事。

    2010年01期 No.65 100-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 神祇信仰的背后:现实与愿景——基于温州的调查与分析

    焦淑军;

    温州民间神祇信仰众多,史上处于国家主流意识控制的边缘地带、浓厚的图腾和信仰传统、移民性的历史传统、功利性的文化传统是造成温州民间神祇信仰众多的主要原因。蕴含在神祇信仰下的民众意识有:对自然的依赖意识、慎终追远的宗法意识、报恩意识、孝悌道德伦理意识、因果意识、优良官宦需求意识、美好人格追求意识等。民间神祇信仰在市民社会生活中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又有某些消极作用。民间神祇信仰呈现出良俗将仍处于强势地位、民间神祇信仰中的文化意蕴会得到进一步彰显、部分民间神祇信仰活动迷信色彩会更加浓厚、功利性特征必然得到进一步的强化、新的信仰内容和形式会不断出现的态势。要借鉴先进经验加强对民间信仰的管理。

    2010年01期 No.65 104-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 乡村文化:解构与扬弃

    赵岚;

    中国古老的农业文明具有极高的当代价值和意义。如何保护和利用优秀传统农业文化是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关键是要摒弃农村现存的愚昧、落后文化,保护和利用优秀传统农业文化。同时,积极开展"乡风文明"建设将是有效途径。

    2010年01期 No.65 112-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抗震救灾 重建家园

  • 灾后重建与北川休闲产业

    经大忠;

    北川灾后重建的目标和规划,是要把北川打造成一个特色农业强县、工业强县、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大县,把北川县城建成一个禹羌文化浓郁的森林景观艺术城市,让"再造一个新北川"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

    2010年01期 No.65 117-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聚焦北川:点评大爱文化

    郑妮;

    大爱文化的源头即中国古代"仁爱""兼爱""慈爱"思想。聚焦北川地震,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大禹精神与现代大爱文化的一脉相承:即大禹治水为民与国家领导人救灾为民的大爱精神,大禹艰苦奋斗精神与全国人民团结抗震的大爱精神,大禹的民本思想与以人为本的思想,大禹文化的传承与大爱文化的传播。这是中华民族的一种强大精神支柱。

    2010年01期 No.65 121-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本土文化在灾后心理康复中的作用

    卢勤;赵雪;

    社会文化对于人的心理与行为方式有持久而深远的影响;其在创伤后的心理康复中同样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5.12特大地震使受灾群众的心理健康遭受了巨大的创伤,而目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对一万余例地震灾民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与国内外大灾难后相比,此次四川地震灾区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病率相当低,民众的心理康复非常好。这一研究结果引起了国内外学者极大的重视,也引起了心理工作者的深思。本文力求讨论四川历史文化的特点和该文化如何在灾后心理康复中发挥作用,以更充分地利用本土文化为心理康复服务。

    2010年01期 No.65 125-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 灾后四川大禹文化旅游资源整合研究

    徐明波;晋超;

    四川是大禹的出生地,四川的大禹文化包含了大禹文化遗址遗迹和抗灾文化、羌文化、水文化、巴蜀文化等内涵。在四川旅游灾后恢复重建中,要整合多项大禹文化旅游资源,构建大禹文化旅游圈。

    2010年01期 No.65 130-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探索争鸣

  •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拓扑学宇宙论

    罗益民;蒋跃梅;

    德籍犹太人心理学家库.勒温的拓扑心理学认知理论认为,物理的空间〔宇宙〕是单数的,心理的空间〔宇宙〕是复数的;物理的空间在动力上是封闭的,心理的空间在动力上是开放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构成的空间,是多维的、开放的、动态的、隐喻的,体现为多种原型,具体化为多种描绘概念的隐喻性认知图形,同时,在一定范围内,这些图形是等效的,它们共同说明、阐述和描绘一个种概念,从不同的角度,表达同一个意义。这是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美学效应产生的过程,也是这个组诗的艺术魅力所在。《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体现出来的西方传统宇宙论,如果用勒温的拓扑心理学来解释,是认知的、心理的,最终是隐喻的和文化的。

    2010年01期 No.65 135-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 浅析以开发频率为划分标准的文化资源类型

    汤晖;黎永泰;

    对文化资源的划分方式有许多种,但大多是结构化的、静态的。本文从非结构化的、动态的、实用的角度,以对文化资源的开发频率为标准,将文化资源划分为充分开发的丈化资源、一般开发的文化资源和开发不够的文化资源三种类型,并对每种类型资源的特征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提出了相应的开发思路。

    2010年01期 No.65 142-14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 王梵志诗“阿你”释义商兑——兼论王梵志诗异文整理之不足

    曹翔;

    敦煌写卷王梵志诗"阿你"之"阿",从语体性质及别本异文可知,"阿"为动词而非第二人称代词之前缀。王梵志诗异文较多,应当出校存真,不可擅改。

    2010年01期 No.65 148-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铜镜源流及辨伪

    李琳;

    铜镜在我国古代青铜器中独成体系、是收藏价值很高的工艺美术品。铜镜是我国古代墓葬中常见的随葬品。由于各个历史时期的铜镜有着各自特征,它又成为古代墓葬中断代的标准器之一,在考古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铜镜反映了古代文化艺术水平、冶炼和装饰工艺水平,是古时人们精神生活的反映。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

    2010年01期 No.65 151-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3K]
  • 婚俗中方位的文化解析

    刘艳红;

    我们分析了在敦煌文献S.1725、《仪礼》、《大唐开元礼》、《书仪》等婚俗中不同方位所具有的文化意蕴。简言之,无论父醮子、奠雁、同牢、成礼还是见舅姑,每个人所处的方位都是根据自己的身份而定,都要严守君臣、主宾之礼,彰显出尊卑之间的差异。

    2010年01期 No.65 155-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 大学生性健康教育:内涵、现状、问题及其教育体系

    谢华;

    大学生的性健康教育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性健康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话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本文从性健康教育的内涵入手,分析了当前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广义的角度提出了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的课程体系、咨询体系、活动体系和辅助体系。

    2010年01期 No.65 160-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 高校广义艺术教育论

    刘天;

    艺术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教育分为广义艺术教育和狭义艺术教育。广义艺术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我国高校的广义艺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需要,是提高学生职业竞争力的需要。现在高校应当重视对学生的广义艺术教育。

    2010年01期 No.65 166-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青年论坛

  • 《诗经》“采诗观风”制度说

    诸雨辰;

    关于《诗经》的产生,汉代以来流行"采诗观风"的说法,但后人对此提出质疑,认为汉代人是根据汉乐府制度的存在而产生的附会。本文从先秦文献记载、近出竹简《孔子诗论》以及相关人类学资料入手,辩明"采诗观风"制度言而不虚,并涉巫史祭祀和政治劝谏两方面的原因。

    2010年01期 No.65 171-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 论立象尽意之认知语言学理据

    杨洋;程艳;

    "立象尽意"虽源于《易经》,但却不是国人特有的表情达意方式,而是人类之认知共性。从认知语言学视角看,"立象尽意"实质上就是以意象、意象图式表征主体的认知与情感,其根据在于意象、意象图式之心理可操作性。就意象、意象图式之心理操作方式而言,"立象尽意"主要有直接与间接两条途径。直接立象尽意即直接选取特定物"象",寄托情思,表征认知;间接立象尽意即通过隐喻,将意象、意象图式从一认知域投射到另一认知域,给人启迪与遐想,或者通过转喻,让源域意象、意象图式为目标域提供心理可及。

    2010年01期 No.65 175-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学术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