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论坛

  • 从酋邦理论谈到古蜀国家的建立

    沈长云;

    古蜀文明最重要的体现,是这里出现的由古蜀人建立的早期国家。这个国家是在古蜀大地自成单元的地理环境中独自产生出来的,这对于我国古代文明起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现代人类学广泛采用的酋邦理论,通过古蜀文明与中原文明的对比,论证古蜀地区与中原同样经历了以不平等氏族结构为特征的酋邦发展阶段,再进化到早期国家阶段。并对古蜀地区由酋邦社会发展到国家社会的具体途径进行了探讨,认为古蜀国家的产生也同中原夏商周三个王朝一样,是由一个大的酋邦对其它酋邦统一的结果。

    2006年04期 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 先秦巴蜀与南丝路研究述略

    邹一清;

    本文以学术史为视角,介绍学术界关于先秦南方丝绸之路线路、性质以及巴蜀地区与滇文化区和东南亚、南亚、近东等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的研究状况、研究成果及争论问题。

    2006年04期 1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 三星堆—金沙商周礼乐文明研究——祭祀礼仪

    幸晓峰;

    本文讨论三星堆—金沙出土器物是用于古蜀国祭祀礼仪中的贵重器物,不同的器物及其组合,认为祭祀礼仪在不同时间,以不同内容和不同形式举行,每种仪式都按照规定的程序完成,整个祭礼活动是以动态行为进行的。主要形式如面具、神树、神坛、神殿等组成大型祭祀礼仪中心场景,表现出古蜀国已具备比较规范的礼仪制度,特别是乐舞的出现,代表着古蜀王国最高等级的祭祀规格。

    2006年04期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出土刻划符号与甲骨文

    孟世凯;

    汉字的起源有一个漫长的过程,非上古时代一人一时所为,汉字的源头应当从新石器时代出土的各种器物上的刻划符号中去探讨。我国自古幅员广大,东西南北自然环境各异,生活亦不尽相同,所产生的刻划符号各具风格。从刻划符号到殷墟甲骨文有四五千年,其形成过程应深入探讨。

    2006年04期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山海经》两考

    贾雯鹤;

    《山海经》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典籍,其独特的篇章结构和它最初是与图画相配而行有关。《山海经》书名中的“经”字并非经典之义,而是经界的意思。《山海经》产生的时代大致是在战国中期到战国末期这段时期内,是名副其实的先秦文献。

    2006年04期 26-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K]
  • 楚国法律调控特征略论

    邹芙都;

    东周之世,由于传统礼乐制度的渐趋破坏,法律调控逐渐成为各诸侯国管理国家、维护社会正常运行的一种主要社会调控方式。楚国是一个注重法律调控社会功能,重视法度建设,法治文化非常发达的诸侯国,但由于楚文化的地域特色、民风世俗的传习以及特有的民族心理的沉积等多因素的交织,其法律调控凸现出浓郁的地域特征,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法治与礼治在相互冲突的同时,前者又受到后者的影响;法治中融合了诸多德治的因子,德治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法治的不足;法治与人治并行调控社会,战国后期,人治有愈演愈烈之势;此外,法治中承袭了许多神治的文化因素,神治成为法治的一个重要补充等。

    2006年04期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辽朝崇佛政策的确立与政局的变迁

    尤李;

    辽朝是一个以崇佛著称的朝代,其佛教政策与政治现实息息相关。辽太祖为了巩固政权而以儒学为尊;辽太宗同样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采用崇佛之举来消解儒学在政治上的影响。辽中后期,在政权巩固、典章制度日益完备的情况下,契丹统治者选择了不讲民族差异、各方都能接受的佛教作为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独尊佛教的政策最终确立。

    2006年04期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 宋代四川市场与东南市场的比较

    吴擎华;

    宋代的封建商品经济发达,形成了区域性的市场体系。四川和东南是宋代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宋代四川市场和东南市场是当时最典型的发达的封建市场。因其各自的经济环境迥异及宋廷在两地实施不同的经济政策,两地市场各自的特点彰显。比较二者的异同,能更好地探究宋代封建市场的历史演进轨迹。

    2006年04期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建中削藩失败原因管窥

    陈志学;

    唐德宗建中年间削藩政策的失败,其主要原因是安史之乱以来,地方藩镇既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又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足以与唐王朝中央相对抗。而唐中央的力量却日趋衰弱,既缺乏雄厚的物质基础,又没有自己直接掌握的强大军队。在贯彻削藩的政策中,没有抓住当时的主要矛盾,急于求成,外重内轻的局面毫无改变。加之德宗用人不当,将帅不协,宦官贪功误事,削藩失败是必然的。

    2006年04期 4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5K]
  • 胡适与道家——立足于《秋柳》的考察

    张金岭;

    胡适的《秋柳》诗是他一生极其钟爱的诗篇,从他早年上海求学、留学美国、任教北大再到为抗日而至美国从事外交活动几个时期,其生活和思想是与《秋柳》息息相关的,这是与胡适喜爱道家思想并深受道家影响分不开的。胡适思想的演变轨迹可从胡适对《秋柳》诗的创作、修改及其种种诠释中寻绎出来。笔者认为,胡适《秋柳》诗中的“西风”喻其生活逆境或当时社会反动黑暗势力,与“西化”思想没有关系,诗中的“秋柳”也是一种“柔弱胜刚强”的意象。本文遵循知人论世的诠释原则,力图在特定社会—历史进程中理解胡适《秋柳》的主旨,对其进行系统的梳理和解读,并澄清有关误解。

    2006年04期 48-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 毛本《三国》研究述评

    何晓苇;

    毛本研究是《三国》研究的重要方面,成果显著。本文围绕毛本的作者生平、金序的真伪、版本源流,以及“评”与“改”等五个方面的问题,对毛本研究的发展历程作一次比较全面的述评。

    2006年04期 57-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 诗乐分体暨《诗经》乃唱本志辨

    徐钺;

    本文研究中国诗学传统初期的诗乐分体现象,主要以《诗经》为研究对象,分析各朝各家对《诗经》音乐关系的见解并探隐发微,考证“南”乃风之一体、“雅夏”为王畿之音、“风”非为徒诗、“颂”分歌诗舞诗诸论,辨析《诗经》实为唱本志的渊源。

    2006年04期 6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 郭沫若历史小说与表现主义

    魏红珊;

    虽然郭沫若的历史小说创作受到多种文艺流派的影响,但他创造性地运用表现主义的艺术手法却是一个十分突出的倾向。作者运用表现主义的艺术形式寄托富有现实意义的抽象题旨,十分鲜明地体现了历史小说《豕蹄》的泛表现主义艺术风格。

    2006年04期 7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 《竹枝》溯源

    周涛;

    《竹枝》是起于今川渝东部的一种与音乐舞蹈相结合的民歌,它的名称由来与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有深刻的渊源。《竹枝》民歌内容广泛,具有基调哀怨凄苦,演绎方式灵活随意,歌舞一体,节奏分明的特点,同时还表现出男性敬慕的心理特征。《竹枝》进入文坛后形成新的诗体,历唐至民国,从西向东,由南而北,遍及全国乃至海外,在内容上还有了盈缩的变化。《竹枝》民歌与《竹枝词》不论在文学、史学还是其它学科方面都做出了贡献,也是地方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2006年04期 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 墨家精神的现代诠释

    陈转青;

    墨家精神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时代精神有一定的通约性,分别体现在墨家“贵义尚利”的经济伦理价值观、“尚贤”与“尚同”并举的平等精神和“革故鼎新”精神三个方面。吸收和转化墨家精神的“合理内核”,对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建设现代企业精神和增强团队凝聚力,培养创新精神,有积极的借鉴价值。

    2006年04期 8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 许衡求理、行道以治经的思想

    蔡方鹿;

    许衡治经,重在求理以行道。由此他重视《小学》和“四书”,并通过《大学》、《中庸》来阐发义理。进而他重实理,批评宋儒近理而乱真的流弊;并重躬行践履以行道,强调圣人之道不在训诂章句,而在真知践履。这体现了许衡经学的特点。

    2006年04期 85-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 20世纪中国经学研究的回顾和展望

    陈居渊;

    本文概括介绍了20世纪中国经学研究的大起大落的发展历程,首次提出了20世纪中国经学研究五个时段的特征,并指出目前学界通常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传统经学也就丧失殆尽的陈见,并不完全符合历史事实。文章认为20世纪中国经学研究的成就与局限,无疑为21世纪的中国经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起点。同时,文章对21世纪的中国经学研究作了新的展望。

    2006年04期 9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 科学发展观的文化渊源

    查有梁;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集中代表了中国在新世纪所确定的人才观、自然观、社会观和科学观。“科学发展观”虽然是于2003年才提出的发展观,但它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中国古代儒家的“大学之道”的人才观,是“科学发展观”的古代原型;中国古代道家的“道法自然”的自然观,是“科学发展观”的古代表述;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所强调的“小康大同”的社会观,是“科学发展观”的古代源流;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的科学观,是“科学发展观”的古代渊源。

    2006年04期 9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知识社会学——中国现代文学阐释的一种思路

    李怡;

    新时期文学研究经历了一个由外部研究(社会历史研究)向内部研究(自足的形式研究)的转变过程。在形式研究狭隘的弊端囿限了视野之际,文学研究再次将眼界转向了外部。这次不是转向以往的简单的、机械的社会历史反映论和决定论,而是寻求文学与社会存在的各种关系的契合点。知识社会学为这一转向提供了理论的支撑。以下选编的四篇稿件从不同的社会关系的角度切入中国近现代文学,获得了诸多新的研究视点和新的见解。

    2006年04期 101-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 近代都市文化语境中的狭邪小说和倡门小说

    胡安定;

    新时期文学研究经历了一个由外部研究(社会历史研究)向内部研究(自足的形式研究)的转变过程。在形式研究狭隘的弊端囿限了视野之际,文学研究再次将眼界转向了外部。这次不是转向以往的简单的、机械的社会历史反映论和决定论,而是寻求文学与社会存在的各种关系的契合点。知识社会学为这一转向提供了理论的支撑。以下选编的四篇稿件从不同的社会关系的角度切入中国近现代文学,获得了诸多新的研究视点和新的见解。

    2006年04期 10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中国现代思想中的迫害妄想狂症

    段从学;

    新时期文学研究经历了一个由外部研究(社会历史研究)向内部研究(自足的形式研究)的转变过程。在形式研究狭隘的弊端囿限了视野之际,文学研究再次将眼界转向了外部。这次不是转向以往的简单的、机械的社会历史反映论和决定论,而是寻求文学与社会存在的各种关系的契合点。知识社会学为这一转向提供了理论的支撑。以下选编的四篇稿件从不同的社会关系的角度切入中国近现代文学,获得了诸多新的研究视点和新的见解。

    2006年04期 105-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政治哲学视野中的“十七年文学”

    肖伟胜;

    新时期文学研究经历了一个由外部研究(社会历史研究)向内部研究(自足的形式研究)的转变过程。在形式研究狭隘的弊端囿限了视野之际,文学研究再次将眼界转向了外部。这次不是转向以往的简单的、机械的社会历史反映论和决定论,而是寻求文学与社会存在的各种关系的契合点。知识社会学为这一转向提供了理论的支撑。以下选编的四篇稿件从不同的社会关系的角度切入中国近现代文学,获得了诸多新的研究视点和新的见解。

    2006年04期 107-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 文化复兴与民族文化产业走出去战略思考

    张凤琦;

    观念情感和精神属性是文化产品的本质属性。在全球化和世界文化多元一体的格局中,中国民族文化产业走出去的关键在于如何在时代变化与保留传统价值之间找到平衡;在坚持文化的本土意识的基础上,在保持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前提下,注重世界文化潮流,兼容并蓄,海纳百川,创造性地将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转化成现实的文化资本,生产出既具有中国特色,又符合现代人审美情趣、行为方式和消费习惯的产品。只有这样,才能使民族文化产业获得广阔的市场,才能改变中国在对外文化贸易中的不利地位,从而增强中国文化的“软实力”。

    2006年04期 11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 西部民族旅游可持续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黄萍;

    民族旅游实质上是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其可持续发展不只是一个理念、一个宏观战略,而是可以解读成一系列可度量的具体目标,也就是可以转换成一套可衡量持续性发展状态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该评价体系,可以为地方政府及相关利益群体科学、合理推进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2006年04期 115-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 全球化时代中国国际传播的理念变革

    刘子建;

    考虑到100多年来欧美对中国的歧视、丑化和冷战时期的敌对宣传,西方公众对中国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了解甚少,还存有相当的误解,中国国际传播所担负的历史责任十分重大。对于中国人来说,需进行广泛的国际传播,向世界昭示一个文明、进步的中国形象。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国际传播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同时还存在许多认识的误区,需要有一个观念的革命。

    2006年04期 120-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 说“鲜水”:康巴草原民族交通考古札记

    王子今;高大伦;

    先秦两汉南北朝时期历史文献记录的地理位置不同的“鲜水”,可能与曾经在康巴草原保留历史文化遗存的少数民族的活动有关。康巴草原曾经是历史时期西部民族活动与迁移的走廊,考古资料可以说明这一地区也成为文化交汇的纽带。地名“鲜水”,也成为我们考察中国西部草原南北通路的线索之一。

    2006年04期 125-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 扎巴藏人的亲属称谓

    尚云川;

    扎巴藏人的亲属称谓是母系制的,其父系亲属称谓极不完整,并且在其亲属称谓中没有表达姻亲关系的称谓,表明其亲属制起源于母系制,并经历过漫长的母系社会。

    2006年04期 130-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 嘉绒古碉文化溯源

    杨环;

    嘉绒地属四川藏区,这里的古碉文化极为丰富,是一种最醒目、最震撼人心的古建筑,其文化内涵极其深厚。文章对嘉绒地区的古碉文化,从历史、石棺葬、部落、民俗、建筑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揭示嘉绒古碉文化的内涵。

    2006年04期 136-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 试论儒学是汉初的统治思想

    惠吉兴;

    传统观点认为,汉初思想界占统治地位的是黄老之学,到汉武帝“独尊儒术”,儒学才取得统治地位。本文则认为,汉初儒学已发挥了统治和主导作用。首先,儒学提出的“文武并用”、无为政治、礼制建设等统治策略,比黄老之学更全面、更深刻地把握和回答了时代课题;其次,汉初的文化、政治、法律政策以及有关制度建设特别是文景之治,基本上体现了儒家的政治原则;第三,汉初社会已经出现了传习、尊崇儒学的风尚,儒学的基本规范和价值标准已经被社会普遍认同和接受。

    2006年04期 141-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 清代“湖广填四川”质疑

    雷兵;

    作者从史料的辨析着手,结合“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地名的考证,对自清初以来很多四川人都自认为或被认为是湖北麻城孝感移民后裔这一普遍的说法提出质疑;认为明末清初四川土著残存的总量比一般典籍和今日流行的判断要多得多;在川北、川南的一些特定的地域的土著四川人民存留尤其较多。他们和移民一起传承了一部分蜀地的文化。

    2006年04期 148-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 “书画同源”与写意人物画用笔简论

    王锦霞;

    书画同源之说古已有之。学习绘画,借助书法用笔的特点,通过经常性的书法练习,来加强对毛笔性能的把握,以及在书法训练中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要求,对学习绘画大有裨益。

    2006年04期 153-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 展示清初易学的历史画卷——读汪学群新著《清初易学》

    张文修;

    2006年04期 15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 壮美的“大千世界”——“大千世界系列”(总序)

    章玉钧;

    2006年04期 157-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 “东亚朱子学的现在与未来”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方眉;

    2006年04期 159-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