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论坛

  • 《胜鬘经》中的“如来藏”思想及其发展

    杨东

    本文从四个方面概述了《胜经》中的如来藏思想 ,概括起来就是如来藏是圣谛所依 ,其义甚深难知 ,非一切凡夫二乘所能了达 ;如来藏即如来法身 ,出缠曰法身 ,在缠曰如来藏 ;如来藏智即空性智 ,就其离烦恼、本性空而言是空如来藏 ,就其具足一切功德与不可思议佛法而言是不空如来藏 ;如来藏是生死依 ,是有情流转和解脱的依持 ;如来藏自性清净 ,客尘所染。本文还论述了《楞伽经》继《胜经》对如来藏思想的发展 ,即对如来藏和阿赖耶识两说的综合。

    2004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论宋代文字禅的形成

    顾海建

    本文通过对文字禅形成各阶段的梳理 ,透视禅宗宗风由“不立文字”向大立文字的转变 ,探讨文字禅形成和兴盛的社会条件、宗教内部条件 ,并对文字禅的合法性给予论证。

    2004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严复笔下的卢梭思想

    颜德如,宝成关

    严复笔下有三个卢梭 :中立的卢梭、可褒扬的卢梭和被批判的卢梭。也就是说 ,严复对卢梭思想并不是一直批判 :在 1 91 3年前 ,是批判、介绍和赞扬交替 ;而在 1 91 3年后 ,基本上就是批判了。严复对卢梭的批判有两个高峰 :一是 1 90 5年 (《政治讲义》) ,一是 1 91 4年 (《〈民约〉平议》) ;批判的内容 ,一直聚焦在“民生而自由平等”上。由此可见 ,严复对卢梭思想的批判 ,主要是取决于他自身的好恶和当时变动不居的社会时势。正是从这个角度 ,我们说严复的思想具有保守的一面。

    2004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 50年山城巨变史——评《当代重庆简史》

    段渝

    2004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 宗教传播的适应与变革——评《基督宗教在西南民族地区的传播史》

    李锦

    2004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 一部填补理学研究空白的创新之作——读《宋代四川理学研究》

    尹波

    2004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 试论孙中山的文化观

    郭洪亮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为了国家的文明和富强 ,对中国传统文化采取扬弃的态度 ,吸其精华 ,去其糟粕 ,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思想 ;同时对西方文化 ,也采用“拿来主义” ,为我所用。他的“三民主义”思想就是对儒家思想和西方一些先进的文化精华借鉴吸取改造而来的。了解这些 ,对我们更深刻、全面地学习孙中山的先进文化观念是有益的。

    2004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哲学马克思主义化

    李声禄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新中国获得空前普及、广泛应用、深入发展 ,加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进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艰辛探索中 ,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社会主义社会规律认识的成果 ,又开辟了中国哲学马克思主义化的新天地。二者双向互动 ,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事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新实践中 ,推动“两化”的健康发展 ,我们任重而道远。

    2004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 宝墩文化的发现及其来源考察

    黄昊德,赵宾福

    宝墩文化是成都平原的一支重要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本文回顾了该文化的发现和认识过程。通过对营盘山文化和宝墩文化在陶器亲缘联系、房屋建筑、经济类型等几个方面进行的考察 ,认为宝墩文化可能是由营盘山文化发展而来的。宝墩文化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 ,陶器制作工艺有所创新 ,同时还可能接受了来自其它考古学文化的影响。

    2004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土家族与古代巴人的历史文化渊源

    杨铭

    《土家族与古代巴人》一书 ,从土家族与古代巴人在历史、地理方面的联系入手 ,论述了两者在文化、艺术、宗教、习俗等方面的异同和关系 ,从更深层次上证明了土家族与古代巴人之间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关系。

    2004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从三星堆文化看古蜀人的原始宗教观

    孙亚樵,胡昌钰

    三星堆文化中的原始宗教崇拜观念中包含有图腾崇拜、自然崇拜和人祖先崇拜等多层次宗教信仰。表明三星堆古蜀人的宗教信仰观在发展过程中 ,不是简单的更替 ,而是新旧观念互相渗透、融合 ,不断积累 ,三星堆宗教文化是多层次宗教文化累积的结果

    2004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 蜀人的圣树崇拜:从乌木到建木

    贾雯鹤

    从广柔石纽的神圣禁地的林野 ,到都广之野的建木 ,都可以看出古蜀人盛行着圣树崇拜。最初作为蜀人圣树崇拜产物的建木 ,后来突破巴蜀文化的局限 ,融合进华夏文化中 ,和扶桑、若木一起 ,成为支撑华夏文化圣树崇拜体系最重要的三根支柱。建木所在的都广之野和昆仑本是一地 ,它们都是古蜀族以岷山为原型 ,神化而成的天地的中心 ,神话的乐园。

    2004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8k]
  • 宝箴塞建筑特色述论

    刘敏

    宝箴塞系 2 0世纪初营建的一座防御性民居 ,它以城墙、碉楼、回廊及四院三天井布局的厅、堂、阁、楼融为一体 ,形成规模宏伟、全封闭式的要塞堡垒。匠心独运的规划理念 ,形成了宝箴塞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 ,获得专家“国内罕见 ,巴蜀第一塞”的称誉。通过宝箴塞现状的概述和同类建筑例析 ,寻迹其独特的建筑特色及内涵。

    2004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 论民俗文化与建设西部文化强省

    章玉钧

    民俗文化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精神资源和内在基因。研究、保护、传承和开发民俗文化 ,对于促进我们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具有认识价值、伦理价值、艺术价值、社群价值和功利价值。我们要以科学的眼光审视民俗文化 ,以现代的视角 ,借助产业运作来抢救、保护、开发民俗文化资源 ,以本土的特色民俗打造文化精品 ,变文化资源为文化资本 ,发展特色文化产业 ,为建设西部文化强省作贡献。

    2004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 从观音信仰说起——兼及遂宁市对观音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

    刘长久

    观音信仰源于印度大乘佛教 ,于东汉末年传入中国。两晋南北朝以来 ,随着观音信仰经典的大量翻译以及相关“疑伪经”和各种“观音灵验记”的出现 ,加之社会动荡 ,民不聊生 ,苦难大众把观音菩萨奉为“救世主” ,致使观音信仰在中国民间广为盛行。唐宋至明清 ,“变文”、“宝卷”讲唱观音故事以及民间传说等广泛流布 ,观音道场、观音庙、观音山、观音洞等纷纷营建 ,形成了中国化的观音 ,使其信仰愈演愈烈 ,至今仍在民俗文化中具有很大影响。四川省遂宁市利用当地的观音民俗文化资源 ,打造“西部观音道场” ,以此突出地方文化旅游特色 ,即将成为西部文化旅游的一个新的亮点。

    2004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从“士”的传统看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及知识分子的责任

    戴华兴,宋先梅

    中国古代的“士” ,对民族精神的传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孔子和鲁迅 ,始终坚持了儒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惟其义尽 ,所以仁至”的传统 ,担负了塑造和重塑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使命。但现代意义的一些知识分子的社会人格发生了偏差 ,他们放弃了知识分子所应承担的铸造灵魂的使命 ,使我们民族面临失去精神定力的危险。我们重温“士”所负载的文化精神 ,意在促成知识分子的觉醒和反思 ,使之勇敢地直面当代文明的挑战 ,为中华民族的兴衰续绝作薪尽之火

    2004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社会性别

    李杰,彭翔

    全面小康追求的是物质、政治、精神和生态文明的共同发展 ,而在教育、就业、参政、家庭等方面的诸多社会性别问题严重阻碍了全面小康的建设进程。应当通过充分发挥政府在妇女发展中的宏观调控作用 ,加快对妇女地位关键指标的提升等措施来解决社会性别障碍 ,以确保全面小康的顺利实现。

    2004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 “礼”对原始宗教的改造考述

    杨英

    “礼”对原始宗教的改造 ,是中国古代原生性宗教信仰伦理化的关键环节 ,它最早将原始宗教的发展规范化 ,使之走上世俗化、伦理化的发展道路 ,这一过程是中国古代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不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神学宗教的原因。“礼”对原始宗教的改造 ,是通过以礼“义”改造原始宗教的观念 ,礼“仪”改造原始宗教行为 ,礼“容”改造原始宗教体验来完成的。中国古代宗教始终不能跟政治抗衡的基本格局也是由礼对原始宗教的改造奠定的。

    2004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 鸱鸮、楚凤与天梯

    鄢维新

    猫头鹰被视为不祥之物 ,在历史上有一演变过程。楚人谓之“夭鸟”。在楚文化中 ,凤凰是楚人的图腾。奇妙的是 ,楚文化显示 ,猫头鹰具有协助巫师引魂升天的功能 ,楚人将猫头鹰与凤凰融合成一个“怪鸟” ,是为了加强凤凰引魂升天的力量 ,这在战国至东汉的楚文化中均可找到证据。

    2004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 论吴之章及其诗作

    钟俊昆,陈贱星

    吴之章作为“贞堂九子”之首 ,是一个文化区域内显赫一时的诗人 ,却由于各种原因而湮没在历史的烟尘之中 ,几成“文学化石”。有必要运用新时代文学批评的视角 ,对其生命轨迹、精神面貌、精神产品和艺术成就进行观照和审视 ,对其本人及诗作的文化价值和文学价值加以发掘和考评。

    2004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 章学诚与清代史学新风

    顾奎相,陈涴

    章学诚是中国古代史学史上杰出的史学理论家之一。他用毕生心血结撰成博大精深的《文史通义》 ,以“六经皆史”为纲 ,以“史学经世”为宗旨 ,对清朝乾嘉时期盛行的考据学风进行了尖锐、全面的批判 ;在批判中建构了以“史学经世”为指归的新史学体系 ;《文史通义》及其编修的方志是他史学理论的生动实践 ;深悉社会现实、承继浙东史学、明辨器道关系是他史学勇气和史学理论产生的三大根源。

    2004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 《朴通事》:元明两代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

    陈辽

    朝鲜王朝编写的汉语教材《朴通事》 ,真实地反映了元、明两代中国的美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契约文化、宗教文化 ,并为古典小说名著《西游记》原是平话提供了重要佐证 ,对当时的其他文化也有反映 ,从而成为一部记载元明时期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式著作 ,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

    2004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 试论《儒林外史》中的势利描写——纪念吴敬梓逝世250周年

    陈美林

    《儒林外史》中所描写的势利之风 ,历久不衰 ,遍及各地 ,在不同阶层中都存在 ,较之同时期其它小说为猛烈。这与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作者的生平际遇有关。吴敬梓虽对之深恶痛绝 ,但也无可奈何。

    2004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 中国近期电影的后现代性流变

    曾耀农

    中国近期电影后现代性流变 ,体现在对权力话语改写、错位、疏离和消解上 ,呈现出明显的消费性能指 ,尽量满足观众的视听快感 ,稀释了人文内涵 ,荡平了美学深度。

    2004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 萧萐父先生“明清启蒙”学术史观之演进

    秦平

    萧父先生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梁启超、侯外庐等前辈学人重视明清之际早期启蒙思想的传统 ,全面系统地提出了颇具特色的“明清启蒙”学术史观 ,蜚声海内外。但本文的主旨不在陈述萧先生“明清启蒙”学术史观的具体内容 ,而是通过对萧先生近半个世纪以来关于这一主题诸多成果的耙梳整理 ,既见其前后相承、一以贯之的精旨 ,更见其从初始萌发到逐渐形成 ,再到臻于完善的演进过程。进而 ,从一个侧面揭示“明清启蒙”学术思想的独特价值 ,尤其是它对于人们深入思索传统与现代化关系问题的重要的启发借鉴意义 ,并借以烛见萧先生“千淘万漉”、“吹尽狂沙”的学术执着与追求真理的热忱。

    2004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 “四川民俗文化与文化强省建设”学术研讨会综述

    郭建勋

    2004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 大力倡导和谐精神——学习党的十六大报告点滴体会

    吴得民

    党的十六大报告多次提到“和谐” ,这在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政治报告中是绝无仅有的 ,是一个伟大的创新 ,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004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 朱熹义理法律思想论

    徐公喜

    孔子法律思想为伦理法律思想 ,寓道德与法律为一体。朱熹则以经世致用的理念将新儒学的精髓贯彻于义理法律思想之中 ,寓政治、道德与法律为一体 ,较之于孔子法律思想更具有传承性、经世致用性、社会性与理性。

    2004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 《录鬼簿续编》所记罗贯中当为今山西太原人

    胡斌

    无论作者是否贾仲明 ,《录鬼簿续编》所记罗贯中的籍贯应该是今山西太原。至于其是否《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罗贯中 ,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2004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 《易》的形成及其发展过程

    李耀仙

    易有广狭二义 :广义指《连山》、《归藏》、《周易》 ,狭义指《周易》。《易》有一个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它是八卦、重卦的出现 ,初步形成一个占筮体系 ,逐渐发展成为三个占筮系统 ,后一个比前一个为优 ,最后以《周易》为最优 ,足以流传后世 ,供人研习。本文着力对《易》的形成和发展这一问题作出一些阐述。

    2004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 二程缘气以论性思想探析

    李禹阶,吴静

    理、气是理学奠基者二程理学的一对重要范畴。二程在强调理的本体作用的同时 ,还缘气以论性 ,将“气”作为载“性” (理 )之具 ,由“气”承载“理”、“性”的传播与“分殊”。因此 ,从“理一分殊”的角度看 ,“气化流行”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无“气”便无“理”之流行。笔者还从宇宙本源及宇宙发生学角度探析二程理先气后、理本气末、理气不离的关系 ,以阐示“气”在理学中的理论价值及重要意义。

    2004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中国传统哲学的精神之变

    韩华

    中国传统哲学的开端 ,是“穷根究底”的精神 ,无可厚非地是源于对未知世界不断探索和永远追求的学问。但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传统哲学精神开始“走火入魔” ,为求“安身立命” ,中国传统哲学精神发生了变异。而作为蕴涵着传统哲学精神的儒、道、释三家知识体系的开源 ,以学成家 ,由家立教。在丧失了“穷根究底”的精神 ,求“安身立命”之后 ,就必然各自依照自身的社会功能和社会位置 ,发展出一套伦理的、道德的政治观念与生活宗教来。这是传统哲学精神向“安身立命”的生存境地变化的必然结果。

    2004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 儒学的生存论视域——从蒙培元先生《情感与理性》说起

    黄玉顺

    本文以评论蒙培元新著《情感与理性》的形式 ,通过对儒学与海德格尔思想的比较 ,意在揭示儒学当代阐释的一个崭新视域。文章提出 ,传统的本体论、认识论的视域 ,不论采取经验论的、还是先验论的进路 ,都难以克服儒学阐释中的理论困境。唯一的出路在于一种新的视域 :儒学的生存论视域。

    2004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 《华阳国志》“九君”当为“女娲”说

    高大伦

    女娲传说家喻户晓 ,陕西安康平利可能是女娲传说最多的地方。《华阳国志》记载今平利为“九君抟土作人处” ,“九君”实与“女娲”形近而讹。可以推测 ,平利一带关于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 ,可以追溯到东晋以前。

    2004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 有关《华西教会新闻》出版时间与地点的考证

    龙伟

    《华西教会新闻》是第一份由外国人在四川创办的英文刊物 ,该刊对研究基督教在华西的传教活动具有重要的价值。然而 ,长期以来它却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 ,甚至部分著作在介绍该刊时出现了史实的偏误。本文通过对《华西教会新闻》的解读 ,考察了该刊的出版时间、出版地点 ,并澄清讹误。

    2004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 刍论生育心理的民族文化差异

    周全德

    中国文化的中心在于生命 ,西方文化的中心在于自然 ,故此 ,对于家族繁盛和人丁兴旺的兴趣 ,西方人在文化心理上比中国人弱一些。由于中国人没有西方人那种两歧式思维的文化传统 ,所以 ,政府有关节制生育的各种政策举措和文化努力不会导致不育行为的普遍出现和不育文化的兴盛。中和的思维方式和集体主义的伦理价值取向决定了中国人只能接受节育文化。

    2004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