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论坛

学术笔谈·文史对话

  • “文史对话”的文学立场——李怡教授学术访谈

    李怡;范玲;

    <正>一、“文史对话”的历史来源范玲(以下简称“范”):李老师您好,八年前您曾以“文史对话”替换“文化研究”这一概念,并用以指涉新时期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界逐渐兴起的某种研究趋向~((1))。我注意到,您在当时的讨论中倾向于将“历史”“文化”视为一个词组而并未对二者作出明确的区分。请问这样一种处理是否有特别的原因?

    2024年01期 No.183 4-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4K]
  • 文史传统与文史关系的现代展望——王东杰教授学术访谈

    王东杰;李世鹏;

    <正>一、文史传统及其现代转变李世鹏(以下简称“李”):王老师您好,我们知道您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国语运动和声音文化研究,近年来也常与文学界互动,可以说一直都在和“文”打交道。您曾提到,中国有一个“文字国”传统~((1)),请问在现代史学或者说20世纪“新史学”之前,中国“史”与“文”的关系是什么样的?王东杰(以下简称“王”):在中国文化传统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史”首先被看作“文”的一种。

    2024年01期 No.183 1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0K]

学术文化

  • 礼器的内涵及其分类系统问题再探讨

    李卿蔚;

    先秦文献中记载的“礼器”是个包罗万象的概念,其范围涵盖“五礼”系统的各个方面。“礼器”是“礼”的物质外壳,其性质不能等同于一般的艺术品。“礼”的内涵在三代时期历经多次变迁,因此“礼器”的概念范畴也可分为数个不同阶段。常见的出土器物多为高等级贵族的随葬器,其虽与当时的“礼器”类似,但形制不能完全等同。器物学和三礼文献之间的认知差异,对相关领域研究造成诸多干扰。现行的古器物分类系统承袭自金石学,注重器物的外型及功能,但无法体现出“行礼之器”的使用场景和各类“组合礼器”之间的关系,更忽视了“礼”所强调的尊卑等级。这种分类逻辑导致“礼器”逐渐失去了“礼”的生成背景,仅见“器”而不见“礼”。

    2024年01期 No.183 2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3K]
  • 中国古典文论中语境观念的四个维度

    徐杰;

    新世纪中国文艺理论研究的学术动向背后隐藏着“语境观念”。这种语境观念不仅仅取法于西方人文社会学科中的“语境转向”,还可以从中国古典文论中获取充裕的理论资源。梳理语境观念在中国古典文论中的知识谱系,我们发现存在四种不同的理解维度:一是将语境理解为“社会文化语境”,即直接影响文学的社会治乱、文化状况和政治秩序等;二是将语境视为“时代精神语境”,即决定文艺的民风习俗、思想精神、民众意愿、社会情绪等;三是将语境看作“地理语境”,即造成文学风格、文学体式差异的水土、气候等地理情境;四是将语境限定为“内在语境”,即让文章首尾统一为有机整体的内部关联。

    2024年01期 No.183 3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4K]
  • 明人对元杂剧经典地位的建构

    韦强;

    元杂剧不仅是元代文学的经典,也是中国戏剧的经典。在元杂剧的经典化历程中,明人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首先,明人将本身并不完全成熟的元杂剧进行了改良、完善,通过体制的完善、漏洞的修复、情节的充实、宾白的填补、曲文的修润等五个方面,全面提升了元杂剧的文本质量。其次,明人编集的戏曲选本使得元杂剧得以良好的流传,并在选本编集中贯穿“宗元”意识,不仅促进了元杂剧的流播,更是建构了宗崇元杂剧的经典意识。尤其是宫廷曲选也对元杂剧的经典化进行着默认,这是本被小道视之的元杂剧最终能够确立经典地位的必要条件。第三,明人树立元杂剧作家为偶像符号,他们不仅高度推崇元杂剧的辉煌成就,而且把元杂剧作家与庄子、屈原、李白、苏轼等经典作家并提,进而把“元人”作为一个整体概念树立为经典作家符号。第四,明人确立了元曲是元代“一代之文学”的思想观念,通过将元曲与唐诗等经典文学体式并列,确认其经典地位。元杂剧作为元曲的一部分,其经典地位也得以确立。

    2024年01期 No.183 4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7K]
  • 经史互济:论贺复征的选本批评观

    肖锋;杜莹;

    明代的文学总集,以吴讷《文章辨体》、徐师曾《文体明辨》、贺复征《文章辨体汇选》为代表,它们堪称明代文学总集的集大成之作。贺复征的《文章辨体汇选》一方面延续了明初以来“文章以体制为先”及“条分缕析”的辨体观;另一方面,他则以实际的选文辨体操作反驳了吴讷、徐师曾等人崇古抑今的观点,让辨体观具有折衷主义的色彩。这是一条更为复杂与综合的文体学术路径:借辨体之精细指向“体以济史”,以选文之荟萃指向“文以济史”,最终以“经史互济”的方式使《文章辨体汇选》达到致用的目的。“经史互济”的选本批评观最终呈现为“尊经重史”的治学态度,实现了重义理与重文学的统一,从而呈现出独属于晚明文人的“文体自觉”意识。

    2024年01期 No.183 52-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3K]

制度文化

  • 简牍所见秦汉“户人”“家长”新释——兼论秦汉国家权力对基层家庭的治理

    徐桐;

    简牍所见秦汉“户人”是国家授予田宅、爵位的法律主体,也是户下私奴婢的所有者,官方可通过“户人”管理基层家庭。简牍诏令所见“家长”并非传统的“尊长”,而是一种狭义的法定身份。“家长”需要承担向官方申报、审查相关租税的义务,并承担连带责任。“户人”与“家长”均是国家治理基层家庭过程中,利用行政手段赋予家户管理者的法定称谓。无论是刚性的“分异令”政策,还是柔性的“名田宅”制,都共同促使基层社会形成小家庭模式,也使得“家长”与“户人”趋于统一。

    2024年01期 No.183 6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1K]
  • 金末政局变动背景下的都尉司研究

    闫兴潘;

    金哀宗通过拣选骁勇军士而组建的都尉司,是金末军政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金朝重建由中央直接控制的军事力量、提高军队战斗力的核心内容。随着都尉司的增多,其所辖军队在数量和质量上,均构成了哀宗时期金军的主力和精锐。在黄河——潼关防线的重要节点潼关、开封,以及由开封西、南、东三个方向的重要府州所形成的另一条防线上,都尉司军都构成了布防金军的主体;在关系金朝国祚的几次关键性战役中,都尉司军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都尉司在军事活动中的实际影响,以及统治者对其特殊的政治态度,均显示出都尉司在金末军事与政局变迁中的关键地位。

    2024年01期 No.183 7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7K]

区域文化

  • 前蜀宫廷队舞《折红莲》考论

    李博昊;

    前蜀宫廷队舞《折红莲》在继承前代采莲舞的同时亦有新变,道具装饰华丽精巧、舞台构思新颖独妙、场面气势盛大恢弘、技术设备先进高超、致词长歌等程式设计,为宋代队舞《采莲舞》的定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前蜀后主王衍喜舟戏、崇道教,尤好宏大奢华的聚会及演出,故创制了带有道教情韵的大型队舞《折红莲》,此舞或代表了前蜀乐舞的最高成就。《折红莲》在后蜀宫廷曾多次演出,经雅化后,与《回鹘》队舞等一起,随入宋的官员及乐工传至北宋宫廷,推动了宋代宫廷乐舞的发展。

    2024年01期 No.183 87-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4K]
  • 陆学与婺学、朱学之间:南宋淳熙年间的明越道学圈

    孙逸超;

    淳熙年间的明越道学圈是南宋时期较为活跃的一个道学学术群体,全祖望所标榜的“甬上四先生”只是他们中的一部分。明越道学圈以宗主陆学的明越诸公为核心,乾道年间他们在太学从学陆氏兄弟,淳熙前期在明越地域频繁进行学术交往。淳熙八年(1181)史浩在明州开馆,所延请教授者多为明越道学家。淳熙九年陆九渊、吕祖俭先后来此,聚集于明州的明越诸公与二人展开深入交流。明越诸公所宗主的陆学思想和工夫受到了吕祖俭的批评,他们对此进行了一定的回应和修正。淳熙九年朱子到来后又批判了他们所受的婺学事功思想和陆学心性工夫的影响,明越诸公在为吕祖俭和陆九渊辩护的同时,开始部分地转向朱学。明越道学圈是婺学、陆学与朱学争论的舞台,既扮演着折中调停的角色,又吸收了他们的学术思想,成为淳熙年间道学领域不可或缺的学术群体。

    2024年01期 No.183 9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4K]

中华民族共同体

  • 汉晋时期西南夷的祖源书写与文化认同

    朱韬;夏涛;

    汉晋时期,祖源的“记忆—叙事—书写”演进构成华夏与西南夷族群产生文化认同的重要前提。滇、夜郎、哀牢族群的祖源书写在形式上体现出由“神话”到“史传”的历时演进,在内容上体现出由“我者”到“他者”的认知转移。其中,滇人祖源书写以“史传”的形式展开,主要体现华夏“他者”认知;夜郎祖源书写以“神话+史传”的形式展开,分别对应夜郎“我者”认知与华夏“他者”认知的演进;哀牢祖源书写主要以“神话”的形式展开,对应哀牢“我者”认知与华夏“他者”认知的演进。若将西南夷祖源叙事纳入汉晋以来的知识建构背景考量,则从叙事母体、叙事图腾、叙事要素三方面显示出融合泛化的迹象。西南夷祖源书写的文化认同导致的角色反差,体现了汉晋时期“以夏变夷”与“夷夏之防”的观念调适,是华夏“大传统”对西南夷“小传统”的打破,也是西南夷“小传统”对华夏“大传统”的内化调适,共同构成铸造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西南语境。

    2024年01期 No.183 111-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7K]

中外文化互鉴

  • 汉文化圈视阈下的赖山阳《孟子》文章批评

    潘振方;

    《孟子》文章批评作为一种阅读和学习方法逐渐被汉文化圈各国学者所接受,不同国家的《孟子》文章批评又呈现出“同中有异”的状态。日本江户学者赖山阳从文学的角度认为《孟子》文章是平易明快的“战国语调”。他主张“以文视《孟子》”,以选本、评点、札记等形式进行《孟子》文章批评。赖氏发扬溯源意识,注意分析《孟子》与唐宋古文的渊源关系,建立了推崇韩苏、贬斥曾王的文章风尚。在具体的批评实践中,赖氏将《孟子》视为日本人文章取法对象,从字法、句法、章法、篇法以及修辞等方面解析《孟子》文章。作为异域学者的赖山阳在《苏批孟子》的影响下与明清时期诸多中国学者“不约而同”地进行《孟子》文章批评活动。可以说,赖山阳的《孟子》学研究是中国《孟子》文章批评传统的“域外回响”。

    2024年01期 No.183 124-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7K]
  • 伊尔汗国的龙纹研究

    杨静;

    伊尔汗国艺术中的龙纹呈现出多元文化共融的艺术特征,其中中国龙纹的影响尤甚。元朝与伊尔汗国之间政治层面的藩属关系,引发了外交、商贸等方面以及工匠的频繁互动。图像资料显示出中国龙纹对波斯龙纹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包括造型与文化内涵方面,这背后是伊尔汗国的君主借助视觉语言获得政治合法性与文化身份认同的需要。

    2024年01期 No.183 13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3K]

专题研究

  • 两周之际政局与郑武公霸业先兴——兼论“郑庄小霸”之得失

    叶先闯;

    周幽王废嫡立庶,酿成地方诸侯与西北戎人的联合灭周祸事,连带引发两周之际的政治地理危机,不仅由此开启诸侯竞相争霸的历程,而且随着岐丰大本营的丧失和周平王权威地位的下坠,为西周王政向春秋霸政转变打开了缺口。一方面,周末政治空间失序,以洛邑为中心重构新的封建藩屏网络,为中原郑国的崛起提供了地理优势;另一方面,拥立周平王并辅其东迁成功的二号人物郑武公,一身兼领王官伯与方伯双重身份,在秦、晋等大国受困于内忧外患的空档期,大兴“尊王”之举,复有“正东方之诸侯”的机遇,积极实行联盟策略,实已开启霸政先声。至其子庄公时,郑因桓王夺政事件而丧失一贯的王官伯地位,更全力向外服诸侯和方伯身份转型,结强援、伐弱旅、败戎夷,乃至“逐王于葛”,堪称小霸列国间。然而,郑庄霸业是以挑落王室权威、败坏旧有传统而以强力实现,难以得到诸侯公认,最终因庄公谢世后郑国内乱而无以为继。自此以后,春秋霸政进入一个力、德相配,尊王、攘夷并行的更高阶段。

    2024年01期 No.183 145-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7K]
  • 诠释与重构:知识史视角下魏晋至隋唐五帝祭祀的发展

    李明真;

    中古时期的郊祀礼说与礼制,是作为一套整体性的知识,在诠释与重构中不断发展的。郑玄、王肃的郊祀理论,为五帝的身份提供了儒学学理上的说明,建立了天—五帝—众神的三级神祇结构。魏晋隋唐君臣对郑、王天说的理解与取用是片面化的。在南朝的郊祀礼制中,郑说与王说被化约为将五帝等同于昊天的“六天说”与将五帝等同于众神的“一天说”,分别应用于明堂、迎气、雩祀之礼与南郊祭天礼之中,但这一做法难以处理郊坛上的五帝神位。隋唐的郊祀制度吸收北朝的郊丘分立之制以及南朝的五精帝祭祀体系,有意识地调整五帝的祭祀地位。最终《开元礼》折衷前代礼说与礼制,确认了五帝作为天佐与帝君的两重身份,建立起昊天—五帝—众神的祭祀结构。这一祭祀体系虽然与郑玄、王肃的理论十分接近,但其本身并不直接来源于郑、王礼说,而是礼学与礼制经过反复的诠释与重构的产物。

    2024年01期 No.183 160-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2K]
  • 两宋地方社会中的先代帝王祭祀

    田成浩;

    两宋地方社会中祭祀先代帝王的风习既与朝廷礼制不同,也明显区别于其他民间神祠信仰。祭祀对象与祠庙地点都不受国家礼典限制,特定地域内的信仰风习以先代帝王的生平事迹为依托。只有国家礼典之外的先代帝王祠庙才会得到赐额、封号,这是因为朝廷祭祀先代帝王的动机与封赐不同,两者关注的“功德”也有实质区别。基层民众祭祀先代帝王祠庙的活动富有功利性,地方官在到任告祭与祈祭禳灾时则会将先代帝王的生平事迹与现实需求相关联,用理性逻辑包装功利的祭祀动机。

    2024年01期 No.183 174-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3K]
  • 燕闲之美:明清香橼饮食美学摭议

    丁莹;

    发达的商业与开放的心灵,为明清士人和市民阶层的燕闲生活提供了可能性,文人士子抬头追寻理想人格、下沉关注生活美学,香橼饮食美学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绽放出前所未有的光华和诗意。随着对“以礼为美”的等级制礼法的僭越和商业能量的膨胀,明代饮食风潮由俭入奢。文人士子经由“身闲”感官欲望的冀求满足,获得了极致的香橼饮食格物美感经验。香橼饮食走向了绚烂的繁复和精致,香橼以“玩好之物”的形象成为文人身份、才华和品味的表征。晚明文人则将无目的、无功利的隐逸、心闲赋予了香橼饮食,追寻淡味、俭朴和复古,实现香橼饮食自由、性灵、不造作的本真意境。明清香橼饮食审美以“身闲”“心闲”二境,实践了身为饮食语境下“多余之物”的美学突围。

    2024年01期 No.183 184-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6K]

  • 《中华文化论坛》投稿须知

    <正>《中华文化论坛》是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的人文社科类学术刊物,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扩展期刊、四川省重点资助人文社科期刊、四川省一级期刊、四川品牌报刊。主要栏目有:思想文化、学术文化、区域文化、中华经典、中华文化起源、中外文化互鉴、中华民族共同体、学术笔谈、专题研究等。一、稿件要求(一)来稿要具有原创性,思想新颖、观点鲜明、文字精练、数据可靠、论证严谨,符合学术规范。凡在其他公开出版物(包括报纸、期刊、论文集等)已经发表的作品不宜再向我刊投稿。(二)本刊提倡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坚决反对剽窃、抄袭他人作品的行为,凡在文章中引用他人观点和成果,必须在文中加以注明。合作的论文,署名必须征得合作者同意,不得随意更改署名顺序。(三)来稿全文一般以8000—12000字左右为宜。论文应包括标题、摘要(200—300字)、关键词(3—5个)、正文,并附标题和摘要的英文翻译。(四)来稿请注明作者姓名、专业学位、工作单位及职称、通讯地址、电话、电子信箱等信息。

    2024年01期 No.183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9K]
  • 《中华文化论坛》注释标引规范

    <正>为便于学术交流和推进本刊编辑工作的规范化,在研究和借鉴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注释规定的基础上,我们对原有引文注释规范进行了补充和完善,特制定新的注释标引规范如下:一、统一以脚注(页下注)形式标注引证文献。二、注释序号用(1),(2),(3)……标明,每页重新开始。三、注释标引示例:(一)专著张毅:《宋代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1995年,第6页。马士:《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区宗华译,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4、5卷合订本,第429—431页。(二)析出文献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鲁迅全集》第9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325页。蔡元培:《复孙毓修函》,1911年6月3日,见高平叔、王世儒编注:《蔡元培书信集》上册,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99页。

    2024年01期 No.183 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5K]
  • 下载本期数据